楼宁之掏出兜里的手机看了眼,“快十一点半了,我叫辆车送你回家。”
“我自己来就行。”
“别,是我叫你出来的,应该由我送你回去。”楼宁之不由分说拉过她的手,到路边拦了一辆车,把她塞了进去,嘴巴一张,想给司机报地名,奈何她的脑子没记住这个,只好叫庄笙自己报了。
“回见。”楼宁之在车窗外朝她招手,笑容灿烂。
“回见。”庄笙回了她一句。
出租车一路往家里驶去,庄笙摸着自己仿佛还在发烫的唇瓣发了一路的呆,下车才想起来,她没有存对方的联系方式。
不过今天听那群二代们侃大山的时候提了一嘴,她九月份会成为首都电影学院的新生。
她不是每天都直播,随缘,招来的粉丝也和她一样,一个个的都很洒脱,有就看没有就算,很少会有人催她,最多友好的问一句:下一次直播什么时候啊?
她说不知道,人家就会回她一个么么哒。
在这个举目无亲的城市里,这些陌生人的暖意对她来说弥足珍贵。她恐怕是有一点社交恐惧症的倾向了,越来越多地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空间里。
她们说的对象……
这好像是一个特别遥远的字眼了。
庄笙家里条件一般,出生于小县城,双职工家庭,爸爸工作比较忙,脾气暴躁,动不动就会发脾气,偶尔还会动手,妈妈是典型的传统家庭妇女,相夫教女,任劳任怨。父亲给家里常年带来的低气压让庄笙喘不过气来,母亲软弱,一味忍让,连带着也叫女儿忍让。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庄笙不但没有如母亲的预期乖巧,反而越发叛逆不羁,和学校的小混混们三天两头地混在一起,大坏事没干过,小坏事不断,学习上更是一塌糊涂。
她越这样,她爸就越生气,回来就让她跪着,然后抄扫帚狠揍,她一声不吭,满心想着的都是打死她更好。妈妈却会求情,然后尖叫声、哭泣声、喝骂声,这些充斥着她前十几年的生活,睁眼闭眼,一成不变,只有在外面和朋友厮混的时候,她才感觉得到一丝真正的自己。
事情的导|火|索在十七岁那年,还在读高二的庄笙喜欢上了同年级不同班的一个女生,并且从发达的网络上确定了自己的性取向。那个女生是尖子班里的优等生,而她只是个老师们说起来都要摇头叹息的坏学生。
她想得到救赎,她想抓住那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