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
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下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注释1]
众人终于不用再压抑心中的兴奋,包括葛教谕在内,纷纷鼓掌高呼“绝妙!”
“你在楼上望江,我观井中之月,樊公子果然是才思敏捷。”
“看到这对子,我便想到,我也曾夜里于井边踱步,那等良辰美景,可惜了我这榆木脑袋。”
诗会上,迎来了今晚的第一波小高潮。
众人高兴,唯独一人脸色很是难看——上官典。他心中打的所有小九九,皆被樊凡一一解破了。
上官典没有自乱阵脚,他稳下心神去读樊凡的下联,试图从中挑出些许毛病来,以挽回些许脸面。
还真被他找到了,上官典说道:“果然是少年才高,令人折服,这下联之精妙,让我等大开眼界。只是——”他有意拖长了语调。
大家便知道,他又要找茬了。
“但说无妨。”樊凡很淡定。
鸡蛋里是挑不出骨头的。
于是上官典说道:“这望江楼在我成都府是确有此物、此景,闻名遐迩,上官冒昧再问一句,樊公子下联中的这印月井位于何处?名字出自谁口?等到闲暇时,我等也想去观赏观赏。”
话里话外,不外乎就是想说,我那望江楼是真的存在,你这印月井是杜撰的,怎么能算数呢?
这刺挑的……
场下自然会有人想出头,与那上官典论上一论,却被樊凡拦了下来。
樊凡道:“只要天上有明月,地上有古井,井中有清水,就能看到古井映月,自然也就可以称之为‘印月井’。”
“那樊公子的意思便是,这是杜撰的咯?现实中并无印月井。”上官典不愿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