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39、第 39 章(3 / 4)

大伯瞬时投来鄙夷的目光,解释道:“小儿岂懂其中深意!此文乃是伯父熬费苦心,殚精竭虑,字字斟酌,几易其稿,方能大成,如此几经波折才得的好文怎么可能是平平整整的呢?若是平平整整,岂不说明轻易得来,必定不值斤两……学政大人是过来人,见了此书信,定能明白我的苦心。”

听了伯父的“黑理论”,樊凡想笑却又不好意思笑,毕竟公众场合,心里暗道,谁瞧不出你这是故意揉皱了做旧,这般看起来邋邋遢遢的东西,只怕学政大人瞧了,拿去引火都嫌扎手罢。

应付傻子的办法便是让他继续沉溺在傻子的世界里,培养成大傻子,千万可不要与他理论,傻子怎么可能听得懂道理?于是樊凡应道:“侄儿谨记,不负伯父所托。”

不过假应下,樊凡可不会真替樊明仁去干这等傻事。

樊明仁达成目的,自然满脸笑嘻嘻,一旁的其余人皆投来羡慕地目光,樊明仁回过头,连忙对着众人“谦虚”道:“鄙人淡泊明志,让小侄转交书信,志不在功名,不过是瞧这民间疾苦,胸中所怀大才,若不替大人分忧,实在是浪费……”

樊凡实在尴尬至极,赶紧掩着脸走开,跟上夫子,一同进了县学里。

……

……

县学里头,可比普通的私塾气派许多,毕竟县学是县里生员深造的地方。

普通的私塾大则为三进的小院,小则几间房屋,可县学里,亭宇小桥,清河假山,书楼庭院……一应俱全,比一般富贵人家的院子还要气派几分。

由此可见大明对科举、对授学的重视程度。

一是朝廷上头会下发银子修整县学,二则是县学的好坏直接与县令的政绩挂钩,掌权者自然会集力将县学修整得体面。

樊凡三人向把守的官兵报了学院和大名,自然得进。

进去后,有专门安排的人员带领,夫子被带去了另一处,樊凡和陈家笙则被引到了另一处庭院,所有参加此次考校的学童都在此处。

樊凡和陈家笙算来得晚,到了之后只见里头三五成群,聊得正欢,樊凡瞧众人所穿的衣物,判断此内十之八-九是富贵人家的孩子,年岁多在十二至十五间。

陈家笙知晓家中二弟陈家钰在县里的玉龙书院念书,此次也来了,于是一进院子便开始四处张望,找了好一会,才在一角落瞧到了陈家钰。

“二弟,二弟。”陈家笙一边招手一边喊道,谁料陈家钰竟转身往远处去了。

陈家笙以为是二弟没听到,正准备追上去,却被樊凡拉住了。

陈家笙不解,疑惑地看着樊凡。

“你二弟并非没听到你在叫他,只不过不堪与我们为伍,佯装不识,故意转身离开,你这么追上去,岂不是尴尬?”樊凡解释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上门为婿(神级狂婿)(宋齐程雪) 我妈是剑仙 洪荒:我穿越者身份曝光了! 侦探也会打网球 都市奇医 婚非婚 青丝华发不可追沈鸾 撞鬼就超神 身份证019 天机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