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张家而言,他们巴不得外孙跟这边多亲近。
……
两日后,樊父到竹林精挑细选,寻了几株长势高的竹子砍回家,破成许多细细的长条,刨去白竹瓤,只留下了外边最韧的竹皮。
这是要给小胖子编书箱呢。
大明可没有“书包”的说法,大多是把书籍放入类似背篓的书箱里,背在身后。
跟普通的背篓不同,书箱须得用竹子来编,竹子越高越好,一则是取其君子之气,二则是取其节节高升的寓意。
六岁的樊凡还是个圆滚滚的小矮个,樊父便编了个小号的书箱,那两根搭在肩上的竹藤,樊父编得又宽又平,怕勒到自家傻儿子的肩膀。
小胖子在一旁瞧着樊父编书箱,不停地“指手画脚”。
“爹爹,给书箱编个盖子吧,脏东西就掉不进去了。”
樊父编了个盖子,套在了竹篓口上,翻盖自如。
“爹爹,侧边要编个袋子,一边放水盅,一边放砚台。”
樊父顺了他意。
“爹爹,里面编个夹层罢,书和毛笔就可以分开放啦。”
万能的樊父信手拈来,顺利完成。
小胖子捧着爹爹给他编得书箱,既轻盈又细致,经过他的“指导改造”,颇有几分后世双肩背包的意思,甚是喜欢。
娘亲那边也不得闲,好不容易赶制了一批唇红膏,又急急忙忙地托人帮忙从县里买些糯米、红枣、红豆等,刚回屋,又挎着菜篮子出去了。
这是要去地里采粽叶哩,“粽”有“中”之意,拜师求学的第一天,粽子是万不可少的。
包粽子的时候也有讲究,最简单的一种便是甜粽里放颗红枣,称枣粽,寓意为“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