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不在于钱,是在乎冶炼技术,现在大部分刚才都用来造枪炮,还有的送到造船厂,铁轨用的钢材不能对付,从哪里调集才好。
还有一点,线可以画直,铁轨却不能那么铺,有的地方还有山,需要凿山洞,有的地方要架桥,还需要大量的石头,那么炸石头等等事情会死人的。
“小宝,就算是技术再先进,也无法杜绝修铁路的时候死人,何况现在技术还比不上我们那时,差远了,你打算用多少人命去填?”
王鹃不想大唐在需要人口,而又没有战争的时刻大量减员。
张小宝提着笔,突然笑了,对王鹃说道:“我当然知道要死人,我也舍不得死我们大唐的人,我辈子也做不了世界的和平主义者,我的想法是,死道友不死贫道,我总不能白来一趟。”
“道友在哪里?”王鹃想不到什么地方可以出人。
“在**,**人有一个优点,肯干,实干,当初战败投降的时候,**的女人也能挑起重担,就像朝鲜的女人一样,都是好人。”
张小宝伸手向东一指,就算是指到**了。
“那你打算怎么让**人过来?死他们我到是不心疼,他们却不傻,傻子能弄出个期货?”王鹃更加不解。
“小宝,鹃鹃,老头子我来了,小宝,出来见见老头子我。”张小宝还没解释如何让**人过来,外面便传来了一个老头的喊叫声。
听到动静,张小宝与王鹃对视一眼,同时说道:“他咋来了?”
二人不敢耽搁,起身到门外去见毕构,发现毕构还是那么硬朗,两个人心中升起股自豪感,他们改变了毕构的生命时间。
“又长高了。”毕构也打量张小宝二人,脸上的笑容没停过,左看看,右瞧瞧,怎么也看不够。
张小宝也跟着笑,与王鹃走过去,一左一右扶着毕构朝屋子里去。
“毕爷爷,您咋来了?出来一次应该在京城呆着,何苦跑到受灾的地方遭罪。”张小宝扶着毕构进屋,安排坐好,王鹃拿来点心和茶水,放到小几上对毕构问着。
毕构赶路赶的急,还没吃饭,先拿起块糕点放进嘴里,又吹着茶往下送,一块糕点噎下去,舒服多了,方对王鹃说道:“我在三水县呆腻味了,水云间的也钓腻味了,这不,看身子骨还凑合,过来找你们钓鱼来了。”
“您可别谦虚,您的身子怎能说凑合,年轻,又年轻了,再过一年您就是七十岁,毕爷爷,想钓鱼得等等,坝刚刚堵上,水还浑着,鱼都不来。”
张小宝在一旁边跟着捧,并拿起个橘子给剥皮。
毕构也不客气,张嘴要了一瓣橘子,笑容满面地咽下去,问道:“小宝,亲自到这里,总不会是简单的管管灾后重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