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众人安置下来,张小宝王鹃找到了自己的父亲,聚集到一起,商议起过完年之后的任职问题。
“爹,您想到哪个部当尚书?”张小宝给两家的人冲好茶水,看了眼依旧年轻的父亲询问道。
张父听到儿子的话开始沉默起来,他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去哪一个地方做事情。
在洛阳的时候也没有遇到先前说过的事情,没有人给自己使绊子,每当自己有了什么想法说出来让人商议的时候,总是能够得到支持。
张忠明白,这不是自己的本事大,而是儿子和儿媳妇在外面努力的结果,别人都怕自己家的两个孩子。
自己这段时间也没闲着,学了不少的东西,六部的事情如果拿出来看的话,似乎哪一个部都可以,主要是想看看儿子怎么打算的。
张忠盘算的时候,张小宝也不着急,静静地等待。
过了快一刻钟,张忠这才出声“小宝觉得为父去哪一部合适?”
“啊?问我?孩儿觉得工部吧,去工部当一个尚书,那个孩儿的丈人就去兵部,当一个侍郎,如果觉得累,可以去礼部。”
张小宝想了想,把自己父亲的位置决定下来,至于王鹃父亲,想让他当太高的官也不行,他不是那块料,与学问无关,如果是能像杨国忠一样也行,但比不了啊。
至于工部,那是因为自己要进行的计划,需要很多很多的工匠,朝廷必然不会放手,换成一个没有本事,总是想要找麻烦的官,还不如让自己的父亲去当。
王鹃在一旁也点头支持“我看行,就去工部当尚书,我爹呢,去礼部吧,兵部那边的事情太多,我爹会累到。”
王父没说什么,他自己也明白,如果真的凭借自己的本事的话,别说是当一个侍郎了,就连现在的官也甭指望,这一切全是因为自己生了个好闺女。
自己这辈子是不用指望了,以后就要看自己的儿子小远如何,相信凭借小远那种过目不忘的本事,再加上闺女与女婿的能耐,一定能够谋个非常好的前程。
见儿子把目标指向了工部,张忠点头答应下来“既然如此,便听我儿小宝的吧。”
这话说的很随意,说完之后,张忠看了眼张王氏,突然有种莫明的感慨。
张王氏回了一个笑容,那意思自己明白。
张忠暗自叹息一声,说不出别的话了,刚才自己和儿子讨论的是什么?是他唐京城这边的一个尚书的归属问题。
这种问题正常来讲是能够在自己家中讨论的吗?当初准备靠科举的时候何尝想过会有这样的一天,一部尚书归属,要看儿子的,可以说是一言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