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知道你总认为小宝和鹃鹃本事大,但,再大的本事,筹集五千万贯也为难呀,明年的医疗、教育、养老、再就业等福利部门的预算应先做出来,若国库还有盈余,可增加投入。
另,朕眼前所见之满朝文武,往日福利优渥、俸禄不斐,家中财产也未或缺,集团账目上如有余额,何不用之为民为国?钱放在那里会贬值的,不贬值的钱正如今日所议,让人担忧。”
李隆基语重心长地说一番。
于是无数愤恨的目光向王晙处汇聚,王晙发现天真冷,也不晓得今日散朝后张王两家答应送的加湿、暖风双功能的热风扇会不会还给送到家中。
“陛下,臣弹劾张忠有关乎国之大事不先与中书令商议。”宇文融声音响起。
“臣附议。”礼部尚书苏颐出言配合。
源乾曜跟着:“臣以为也是如此。”
“臣等附议。”又一群人同时弹劾,甚至包括兵部尚书萧嵩在内。
“臣还弹劾渤海都督府节度使张小宝和王鹃久留京城,不事边事,恐有它心。”有御史台的言官趁着此事把矛头指向别处。
“哦?那么朕想知道,卿弹劾他二人,想让他二人欲往何处?”李隆基问。
“臣不知道,臣只弹劾。”此人答。
“好,朕已知晓。”李隆基表扬。
“臣弹劾张小贝、王小远等人行事肆意,恐生异端。”另一个御史台的也不甘寂寞,见别人弹劾,他跟着出声。
只是他说完发现情况似乎不对,为什么皇上不高兴,之前同僚弹劾张小宝和王鹃没问题呀。
然后他看向源乾曜跟宇文融,两个人是中书的,只见二人猛对他使眼色,他这才恍然,弹错人了。
之前弹劾张忠和张小宝、王鹃,他知道是因为大家都有默契,每一次的大朝必然会找他们家一点毛病,不是说张王两家真有毛病,而是一种保护。
一个臣子一旦没有任何同僚反对是不好的,所以大家都是找点问题,估计这次自己一兴奋选错人了,大人可以弹劾,而且该送的东西还会给送到家中,弹劾人家小贝……有点过分是不?
此人如是想着,很捉急,满头大汗。
高力士忍不住了,只好提示:“你说小贝他们到处乱跑,那么小的孩子,哪里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