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科虽然是文官,但是习武,这次为了早点赶到环水县处理官匪勾结的事情,他是一路骑马的,骑马比坐马车快。
所以他回过神之后,马就起来了,他马,听见老百姓道:“恭迎钦差大人。”
还的喊:“钦差大人来了。”
甚至:“钦差大老爷来了。”
以及:“拜见钦差大人。”
总之,老百姓热情的声音是非常明显的。杜科就纳闷了,老百姓这是怎么回事?怎么那么热情呢?不过,杜科没乱,他严肃的脸扬起几分笑容,用生平最慈善的声音对老百姓道:“大家快起来吧,别跪地了,起来吧。”说着,还扶起距离他最近的一个老伯:“老人家,这是怎么回事啊,你们怎么都这里?”他因为赶路,所以连秦放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到,这些老百姓怎么就知道了?
被杜科扶起的老伯些受宠若惊道:“回钦差大人的话,自从秦将军告诉我们,钦差大臣这几天会来,我们就每天城门口等着,今天等到了您,大家心里高兴。”
杜科不知道该怎么说,与其说老百姓热情,倒不如说秦放为什么要把他即将到来的事情告诉老百姓?杜科好奇的问:“秦将军是怎么跟你们说钦差大人的事情?”
老伯老实道:“秦将军说,他奉皇的命令剿匪了,县太爷官匪勾结被拿,我们老百姓被抢劫的东西,朝廷和皇会适当的补偿我们,但是我们要事先理清楚,这样您来了,才能清楚。这不,大家都已经理好了。所以这里等着您呢。
对了钦差大人,秦将军还说,我们如果冤情的,可以找您伸冤,的可以找您吗?”
杜科怎么回答?必须可以啊。他对老伯道:“老伯,本官刚到环水县,要先去县衙处理事务,你先告诉大家让大家散了回家去吧,两后本官会沿街敲锣打鼓告诉大家,到时候你们再来找本官。”
老伯尊命:“是。”然后他开始吆喝大家,“大家散了吧,别打扰钦差大人,钦差大人要回县衙……”
杜科跟着道:“大家散了吧,先回家去。”
老百姓听话的散了,杜科对其中一名卫队道,“你带几人去打听一这几天秦放的情况。”怎么就说这么多的百姓来迎接他呢。
卫队:“是。”
接来,杜科就去了县衙。不过,杜科还没到县衙,就遇了冲冲过来的秦放。县太爷被抓,县衙没人,秦放自然要坐镇。他不仅坐镇县衙,还让士兵们巡逻,以免没衙役巡逻的县城出别的事情。所以巡逻的士兵现钦差大人来了,去禀告秦放了,秦放这才冲冲的过来。“末将参见大人。”
杜科看着秦放,一个月前,这还是个普通的年轻人。就算是千夫长,可他这个兵部侍郎的眼中,还是不够看的。说白了,连他家的守卫都不如。那个时候的秦放,没什么特别的。非要说的话,些胆识。毕竟他提出让魏勿担任千夫长的时候,他还敢推荐韩臻。
可是,差不多一个月没见了,这个人像是一把宝刀,打磨中,慢慢的锋利了起来。
杜科内心些惊讶,却不足以让他震撼。他对秦放是些好感的,这好感来源于秦放的这封信。说起来,秦放送到京城的这封信,让他觉得秦放是个会做事的。剿匪、证据,都一一准备了,而不是把难题丢给他,让他去剿匪找证据,所以这样会做事的人,他觉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