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燕道:“那祝您生意兴隆。”
平掌柜:“承您吉言。”
从平掌柜的铺子离开,杨海燕和范婶就去逛集市了,这逛,还买了不少东西。不过买的不是游商的东西,而是启国老百姓家做出来的东西。比如老百姓自己织的布、做的鞋子等等,质量不比铺子里的差,价格还便宜。东西买的多了,杨海燕支开范婶,让她先东西拿到马车上,她在这边等她。
等范婶回来,便看见杨海燕手里拎着个现买的篮子,里面放着好些东西,其实很多是种子,比如冬瓜种子、黄瓜种子、南瓜种子等等。这些种子什么时候种,种出来如何,还得拿回乡下,让牛大研究。第一次种,得少数试验。
说起来,在现世,太婆还在的时候,家里的蔬菜都是太婆种的,只是那个时候杨海燕年纪小,加上时间长了,她也都忘记了什么季节种什么。
杨海燕今天来的主要目的就是“买”种子,买好后,又顺着香味买了只烤鸭。
回到到了马车上,杨太太和吕嫂子都已经在等了,她们不像杨海燕买的多,买东西也速度,跟打仗样,所以动作快。
见杨海燕回来了,吕嫂子道:“这集市的东西可比平时便宜了好几文。”
杨海燕道:“可不是,所以集市来买东西最是划算。”
杨太太道:“东西是便宜了,但是买的人也多了,对那些个掌柜们、摊子老板来说,并没亏,肯定挣的更多。”
杨海燕道:“薄利多销。”
薄利多销这个词听来很生疏,但是吕嫂子和杨太太也听得懂它的意思。
上午的事情,仿佛没有发生过。
路上,大家偶尔聊几句,便到了家属房。
杨海燕:“范婶,烤鸭留切半只,半只留下晚上等大人回来了再吃。”不知道古代的烤鸭好不好吃,但是闻着味道是很香。
不过等中午吃的时候,杨海燕觉得古代的烤鸭比现代的烤鸭更好吃。大概是……古代的烤鸭比较正宗吧。
刚吃好午饭,守门的陈大石来报,齐太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