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全名赢扶苏。
正史记载,扶苏当太子的时间很短,如果教条一点,可以说扶苏根本没有当过太子。
他只是当过短暂的皇位继承人,只因为迷信长生的始皇帝一直在追求长生不死,想着统治他的江山千秋万达,所以一直没有立太子。
只是东巡临死之前,才指定扶苏为皇位继承人。
可以说,这个时候,扶苏才有了一个和太子相近的身份。
但是可悲的是,他这个身份短暂得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原来被“法定”过,因为,在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的“共同努力之下”,本应该属于他的太子之位变成了他弟弟胡亥。
虽然说扶苏一直没有被立为太子,但是不管是当时的人还是后世都会认定扶苏是当之无愧的太子、皇位的继承人。
以至于陈胜、吴广在起义的时候还打着扶苏的旗号,一个立志于推翻当政王朝的部队,还用当政王朝的皇室来号召群众,由此可见扶苏是多么得人心。
史学家对扶苏的评价是具有政治远见但缺乏政治经验,毕竟扶苏并未表现出太强的政治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秦朝,最多被形容的词语就是“暴政”。
所以扶苏最被世人所称道的就是他与始皇格格不入的仁慈和谦逊,他曾力谏秦始皇不要“焚书坑儒”,却因此被秦始皇认为性格软弱,而被调去郡陪蒙恬去修长城,这一修就再也没有回来。
公元前210年,期盼长生不死的秦始皇在最后一次东巡途中终于咽下了他最后的一口气,蒙帝召唤而去。
他临死之前做了一个十分英明的决定,立长子扶苏为法定继承人,但正所谓生前难断身后事,遗诏是在身前立了,可纵凭你华夏第一帝,也管不了死后有人改遗诏埃
这个“有人”具体指的是三个人,即中车府令赵高、丞相李斯及秦始皇的少子胡亥,遗诏的内容也由让扶苏继承皇位,变成赐死扶苏、蒙恬,改立胡亥继承皇位。
可怜这个秦朝大公子,华夏第一太子扶苏在偏远的郡等来了父皇死讯的同时,也迎来了自己的死亡。
蒙恬当时就起疑心,劝扶苏不要着急去死,而去“复请”,而仁孝的扶苏觉得不立刻死都是不忠不孝,留下一句“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
随即就地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