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延续当下的风格,将悲情进行到底,十大悲情将领,十大悲情帝王,十大悲情文人等。
亦或者反其道行之,由悲情转为欢乐风,十大逗逼太子,十大逗逼文人,十大逗逼将领等。
也可以转为探索风,十大古墓,十大轶事等。
不过李长歌都没有最终定下来,总觉得差了些什么。
董小宛没有想到李长歌会问自己这个问题,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但董小宛毕竟是董小宛,她生活于明末清初时期,对于历史感触比李长歌来的更深。
李长歌对历史的认知还是局限在史书和网络,纵然可以感同身受,但是又能触摸到几分真实?
董小宛看着夜空,想了想,问道:“老板,你知道明朝时期,天下百姓最需要什么吗?”
李长歌愣了一下,董小宛问的东西,他从来不曾考虑过,但是他见过,史书说:安居乐业。
但是安居乐业这个词,对李长歌来说显得陌生。
他所在的世界,百姓安居乐业吗?亦或是自己,算的安居乐业吗?
李长歌不敢说,豪华都市的人,行色匆匆,奔波于街道,为了的就是那一口能够养活自己的饭,也为了身后家庭的责任。
小城市的人,节奏虽然慢,但也是穿梭在公司和家,或者应该唤作宿舍,为的还是那一口饭和身后的重担。
和平时期,在除华夏的其他地方,依旧会战火连天,人民无家可归,颠沛流离。
在华夏,能够自食其力,自力更生,相比较之下,这就算是安居乐业了吧。
“安居乐业吧1李长歌回答道。
“是的啊,那个时候为什么读书人那么多,为了就是这个简单的想法1董小宛道。“只是想自己可以吃饱饭,家里人可以吃饱饭而已埃”
李长歌双手枕在脑后,想起了这么一句话,那个时候,古人常用来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