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成荫,沿着溪水修的栈道,处处有水声,感觉和大自然来了个亲密的接触,虽无前山之盛,但清幽洁净则更胜一筹!
而这,便是青城后山!
只不过,这后山要比前山大很多,路也难很多!
1300多米的海拔虽然不高,但是60~70度坡度的陡峭台阶一段接一段,一段又高过一段,让人一看着就会怀疑是不是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
这样的场景,就是说一声蜀道难也不过。
一趟路程下来,怎么的都要6~7个小时!
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初时新奇,之后漠然,最后腰腿酸痛急着下山,生怕错过了晚上最后一班班车,到时候怕是只有在半山中的“又一村”歇上一夜了。
当然,其中也有例外的!
只见一位身着灰色中山装,看上去约莫70来岁,面色红润略显清瘦的白发老叟,正悠然自得的行走在山间窄道,比之绝大多数30~50岁的“年轻人”要好太多了!
而面对上山途中那些50来岁“年轻人”投来的仰慕羡慕的视线,步云生却没半点骄傲之意,仅仅是保持着一颗平常心,继续享受着这自然之美!
不过,即使后山的路再长再险,却也有穷尽之时。
一条清澈见底的水道硬生生的横在了所有登山客身前,一副前路已尽的模样。
但是所有行至此处的“客人们”却没有转身离去的意思,而是在水道边上聊起天来。
好一会儿之后,一艘大渡船才从远方悠悠驶来,而在场的众人无不精神振奋!
2云钱的摆渡费,让连同步云生在内的三十多人,享受了一把短暂的“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分钟后,大渡船身前的防撞轮胎轻轻的撞在了水泥修筑的岸堤上。
而渡船上的众人,除了经验十足的船家和不动如山的步云生之外,余者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后坐力齐齐弄了个仰头。
下船后,路复现,众人又踏上了艰难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