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也早已知情。
只是如今想想也是后怕,那日若非他担心长公主会对楚菱不利,叫人盯着她,就不会知道她和宋国公密谋造反!
人心,可真脆弱。
既然赵胤没死,所谓的造反,便成了闹剧,宋国公被赐死,家眷被流放。
这叫赵胤又赢得个仁厚美名。
既然赵胤没死,太子和齐王自然也都没死,但秘密回京的博川侯却是真的死了,被葬于长公主墓中。
只是,长公主却被废,幽于皇觉寺,终日和她爱女相伴。
乾元殿这日发生的事没多久就传回京城,皇后得知自己身份泄露,生父已死,养父造反已死,直接晕了过去。
她醒来后抓着安嬷嬷的手不安道,“嬷嬷,怎么办,我的身份曝光,皇上会不会废了我!”
“不会的娘娘,您还有太子!皇上不会让太子有污点的!他不会废了您!况且那事您也是无辜的!”
“对啊太子,我还有太子,我不能倒!”皇后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喃喃地说,忽然又哭了,“大臣们肯定不能容忍我这样的皇后!他们肯定会上书废后的!”
皇后一语成谶,没多久就有人以皇后出身不正,生父罔顾朝廷法度,养父造反为由上书,请求废后,只是被赵胤驳了回去。
赵胤说是来秋猎,却在围场一住不走,转眼又是一年寒冬,南方大雪成灾。
为筹措赈灾款,后宫率先削减用度,并且遣散美人以上品级后妃,可选择去行宫,也可放还回家,也可自立门户。
但除了淑妃,所有人都选择领了银子离开皇宫。
只是没料到,淑妃临行前揭发皇后贪墨赈灾银两,而且证据确凿,皇后心知她逃不过这一劫,为保性命为保太子,主动上书请求废黜,于皇觉寺修行,为灾民祈福。
这一次,赵胤准了。
与此同时有人上书请立皇贵妃为后,赵胤没同意。
又一年,南方并没有难旱灾,太子自然也没有因瘟疫而死。
只是这一年废后在皇觉寺被长公主失手杀害,太子在生母孝期内被人看到出入烟花柳巷,于是有人上书废太子,依然被赵胤驳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