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公羊学派,死保司匡。
虽然与胡毋生相隔千里。
但是,早年的交情,让他异常了解这个老友的性格:沉稳、庄重、喜欢做学问。
论心境,整个大汉,那位老友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这是诸子百家公认的!
哪怕向来与儒家不和的黄老学派,也承认这一点。
自己正是在好友这种绝世而独立心境地影响下,当年才有勇气,对诸子百家宣战。
如今,一向做事沉稳的老友,竟然愿意用一生的努力,换一个年轻人的存活。
让他深感意外。
不过,当回忆道帛书中那篇大学之道的时候,董仲舒又一下子释然了。
没想到这世间竟然还存在对儒学研究如此透彻之人。
正如老友胡毋生信中所言:大学之道蕴含之至理,宗师不能增删半字,哪怕圣人亲至,也只能拱手称好。
原本不信。
当阅读完之后,他彻底信了!
能作出这篇文章的人,可称宗师!
这得对儒学有多深的理解?
哪怕是自己……也写不出这种文章。
大学之道可谓是打破了儒家各学派的界限,不足千字,却贯穿了整个儒家,连接了天下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