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昭天子狠狠咬牙,嘴唇已经沁出了鲜血。
“都这个时候了,老师不用再作掩饰,朕派人详查过,早在太康二年老师西征的时候,就有了天雷。”
“您心里到底是如何想的,您自己清楚。”
李信想开口为自己说两句话,但是想来说出去也不会有人信,于是他自嘲一笑:“这事情多说无益,你愿意怎么想便怎么想罢。”
说到底,李信与姬家矛盾的根源,就是最开始西南的那些南蜀遗民,以及李信偷偷摸摸弄出来的火器。
以李信的功劳,假如他老老实实在大晋做臣子,不去做任何越界的事情,太康天子与元昭天子还真不一定会对他做什么,如果运气好,说不定就能做个太平侯爷,安享晚年。
但是,要命就要命在“说不定”三个字,壬辰宫变之后,太康天子开始打压羽林卫,又让李信背下了不少黑锅,各方面的事情都让李信感觉不到安全感。
当时李信觉得,自己就算再如何乖顺,到最后无非就是第二个叶师,下半辈子很可能关在京城里动弹不得。
他接受不了这个结果,于是乎作为一个后世之人,他理所当然的开始积蓄自己的力量,准备给自己找个后路。
这是理念不同,不能说太康天子不对或者说李信不对。
但是李信与元昭天子之间,是有对错的。
李信深深地看了元昭天子一眼,然后默默的站了起来,最后缓缓开口:“明日六皇子就要进京了,希望陛下做好退位的准备。”
说完,他就要转身离开。
元昭天子毕竟还是个年轻人,本来就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见到李信这样,他的情绪立刻开始激动了起来,他对着李信咬了咬牙:“这件事,是老师您在元昭元年就安排好的?”
“把六弟送出京城,作为你以后造反的大旗!”
“陛下这么说,就是全然没有良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