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欢呼一声,一溜烟跑了,临走之前对着李信高喊了一声:“姑父,我要在你这里住几天,不走了,你一会儿跟萧正说一声,让他回宫跟父皇说!”
说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小家伙已经不见了踪影,这个家他比谁都摸得熟,不用人领路。
谢侍郎在一旁目瞪口呆,良久之后才吐出一口气。
“李尚书,太子殿下他……”
李信无奈一笑。
“长公主是他亲姑姑,从小就爱往我这里跑,想来是这里比东宫自在一些,没有人逼着他读书。”
贵族子弟,尤其是皇家子弟,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极其严苛,像太子从五六岁开始就每天读书不辍,皇帝还要隔三差五的抽查,唯独在靖安侯府里的时候,天子对他不管不问,也任意放纵他到李信这里来。
因此,这个小家伙很喜欢这里。
谢隽抬头看了李信一眼,有些羡慕的说道:“李尚书有这么一层关系在,以后就是名垂青史的帝师,让人艳羡不已。”
“莫要胡说。”
李信面色肃然:“陛下春秋鼎盛,哪里来的什么帝师?老大人说话,太不谨慎了。”
谢隽也醒悟过来,连连摇头:“老夫不是这个意思……”
李信笑了笑:“放心,出得你口,入得我耳,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了,不过这个帝师的说法,老大人莫要再提了,外人可不一定会有我这么守口如瓶。”
说到这里,李信开口道:“宫里的萧公公应该到了,他替陛下而来,我要去迎一迎,老大人自便。”
谢隽拱手道:“李尚书且去忙就是,老夫厚颜在这里蹭一顿饭,便回兵部做事。”
李信笑了笑,迈步朝着前厅走去,刚走到正厅,就看到一身紫衣的萧正,捧着一卷卷轴走了过来。
如今这位萧公公,算是修成了正果,在两年前正是接替了陈矩留下来的位置,成为了内侍监的太监,不过他毕竟年纪太轻,想要达到陈矩当年在宫里的地位,还有一段漫长的收干儿子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