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沉默中,火车载着无数年轻人复杂的思绪,开向普林菲尔德。
四天后,乐景他们终于踏上了普林菲尔德,而谢笙早在这里等候多时。
谢笙是孤儿,被美国传教士夫妇收养后就来到美国读书,然后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了清国,也是他一手推动了清国留学生赴美留学活动。
为了让清国孩子们更深入学习了解西方文化,加速掌握英语,在谢笙的安排下,乐景他们将会两三人一组,借住在马萨诸塞州和康涅狄格州的十几户美国人家里。这种形式已经有了后世留学寄宿家庭的雏形。
乐景他们在去寄宿家庭前,留学事务局的人三番五次强调禁止他们信仰西方宗教,禁止学习西方的衣着打扮,他们必须保持华夏传统,违反禁令的人将会被遣返回国。
同时,乐景他们还被要求三个月一次返回留学事务局进行中文学习,学习的内容包括四书五经等圣贤学问,让他们不至于变而从夷。
只是乐景很怀疑,在经过西方宽松而自由的知识文化学习后,这些孩子们是否还能学进去枯燥乏味严格且落后时代的之乎者也。
在季鹤卿和顾图南的强烈要求下,他们三人一起被分配到了马萨诸塞州的一户人家里,三人和其他的十几名留学生将一同在当地的孟松中学进行学习。
乐景的寄宿家庭是美国的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男主人威尔是小工厂主,女主人玛莎是家庭主妇兼虔诚的基.督徒。
刚一见面,热情的玛莎女士就分别给了乐景他们一个热情的亲吻,除了乐景泰然若素外,顾图南和季鹤卿都被闹了个大红脸。
威尔和玛莎都是很和善的人,他们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远道而来的乐景三人。
特别是玛莎女士,这位热情友好的女士对乐景他们投注了比对自己亲生孩子还要多的热情和爱心,为了让季鹤卿和顾图南尽快学会英语,她煞费苦心,想了一个好办法——三餐餐桌上,顾图南和季鹤卿只有准确的叫出食物的名字,并且回答玛莎的问题后,才能享受他们的食物。
托玛莎女士的福,在加上顾图南和季鹤卿本来就是天赋聪明的人,所以他们的英语进步得很快,短短三个月时间,就可以和当地人自如地交流了。
在脱离了最初的新鲜后,顾图南和季鹤卿很快就感受到了这里对他们的敌对和嘲弄。
因为他们头顶上长辫子的缘故,不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大街上,总有一些人跟在他们身后,嬉笑着喊他们为:“中国女孩。”
不少人还用手指抿着眼角,把眼睛向上挑起拉成一条缝,对他们起哄喊道:“gg。”
在学校里,老师倒是对他们很热情友好,因为怕他们跟不上学习进度,私下里还经常给他们补课。
乐景这个成年人就不用说了,顾图南和季鹤卿憋着一股气,学习勤奋刻苦,很快就能够流利的使用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