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顶端镂满万华镜般的玻璃,明亮的天光如水般泼洒一地。
“真的不买?”
高跟鞋在地上咔哒作响,魏莱挽着沈昼叶的胳膊,声音温暖地问道:“那衣服真的挺适合你的,我觉得蛮好。”
沈昼叶摇了摇头,认真道:“不买,太贵了。这个月学校补助还没发,得到十一月,再说吧。”
魏莱:“……啧。”
“也就你了,”魏莱又笑起来:“一个月三千在北京也活得下去,说给别人听都觉得跟鬼故事似的。”
沈小师姐面容温和,在柔暖的光里笑了起来:“本地人还是不太一样吧。”
“哈,”魏莱笑了一声:“也是。”
“这个月我还给陈啸之还了钱,”沈昼叶温和地说:“我的电脑手机都在印尼被搞没了,他前几天给我买齐了电脑啥的,我昨天换了笔外汇,把钱给他打回去啦。”
魏莱奇怪地看了一眼沈昼叶。
“可是他不是你男朋友吗?”魏莱好奇地问:“……你把这个钱直接给他打回去不太好吧?”
沈昼叶眉眼一弯:“陈啸之不一定能看到这点入账的。”
魏莱:“……”
她俩安静地往前走,过了会儿,沈昼叶缠上了魏莱的胳膊。
沈昼叶真的很喜欢和魏莱出来玩,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在魏莱这样的老朋友面前,她没有必要假装。
她们两个人从囊中羞涩的学生时代一路走到如今,深谙帮助彼此摆脱专柜柜员的一百零八式,包括‘这件衣服你穿着不好看’大法和‘我觉得不行’;她们曾在大学的夜晚逛商场逛到关门,然后坐在购物广场前的凳子上吹着夜晚凉爽的风,近乎彻夜地聊天。
魏莱讲她在广东的所见所闻,沈昼叶告诉她这座故乡城市的春夏秋冬。
早茶,豆汁。她们喜欢的电影的首映宣传。广州可怕的暴雨。北京的杨絮天。我谈恋爱了。我失恋了。我找了第一份实习。
后来她们在漆黑的购物中心前告诉彼此:我要毕业了,要走上社会了。
十年后的沈昼叶与魏莱可以分着喝同一杯都可,出去点饮料都不会点第二杯,不嫌弃彼此的吸管儿,会把彼此约进人均六块钱的小店里点同一碗面,只因为她们中的一个人嘀咕了一句‘我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