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奶奶:“什么意思?”
“我不配做您孙女的意思。”沈昼叶沉痛道。
说着,沈昼叶从旁边的书包里掏出沓听写卷和历史政治考卷,一张张地摊开,从左往右分别是20分、15分、30分和45分;考卷就更厉害了,上头零零丁丁一个血红的‘9’字儿,竟能考个位数。
对此早有预料的沈奶奶:“…………”
北大中文系离退老教授,赵兰君,感觉偏头痛要犯了。
沈昼叶在国外时成绩优异,是班级毫无争议的前3%,要不然人大附中也不会这么轻易地松口,让她插班进最好的初三四班。
然而这个据说在国外学习很好的孙女,一回国,就展现出了惊人的水土不服。
沈昼叶还在介绍:“……这都是错别字,错别字一号二号三号……”
“……第三十四号,”沈昼叶介绍完毕,好奇地发问:“奶奶,为什么中文有这么多讲究呢?”
沈奶奶诘问:“为什么你写不对中文呢?”
沈昼叶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过了会儿又发着呆,对奶奶说:“奶奶,老师让我去参与竞赛。”
沈奶奶夹了个藕合,眼皮都不抬地道:“那是我拜托的。”
沈昼叶瞬间一怔。
“你插班太晚了。”沈奶奶言语中毫不掩饰地透露着对沈昼叶妈妈的不满:“你妈不愿意留国外,非得在这个节骨眼回国,别说你正好去上初三,哪有孩子在美国读书,还非要回国的?”
沈昼叶停顿了片刻,怅然道:
“让妈妈待在华盛顿,太残忍了。”
雨声劈瓦,落在屋檐上。
沈奶奶沉默了许久,终于叹了口气,说:“……是。”
沈昼叶的奶奶是那年代的高知,北大中文的离退老教授,丈夫走得早,是沈奶奶一人将爸爸抚养大。后来爸爸出国求学,在1989年的秋天、于位于麻省剑桥市的某个咖啡馆与妈妈相遇,后来在华盛顿与妈妈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