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抱过那沓书,准备往卧室里搬,把“还没见过花钱请人学习”这句不识抬举的嘀咕,改成:“我会好好看的。”
谈韵之也起身打算把饭菜端出来,满意点头:“周末我问一下现在的师弟师妹用什么资料,有必要再给你补充。——你把东西搬书房,书桌不放电脑那边给你用。”
徐方亭将书往上托,下巴压住上方,随意一抬眼,便显得有些警觉而狡黠,仿佛搬坚果的松鼠忽然发现人类。
她一句“真的”刚溜到嘴边,想着谈韵之一定会说“假的”,便立刻咽下去——
“好呀。”
谈韵之进厨房前,眼神犀利警告道:“认真点,有空我要抽查。”
徐方亭努努嘴,道:“两年没看的东西,你还记得吗?”
谈韵之说:“你不也一样?”
徐方亭恍然大悟,道:“小东家,原来你刚才说有事,就是这事?”
“对啊,”谈韵之白了她一眼,“我从榕庭居把书扒拉出来,你不好好学习,对得起我吗?”
徐方亭笑道:“一定一定。”
书房门对面便是通往阳台的推拉门,剩下两面墙一面是墙面书柜,另一面做了转角书桌和一个玻璃柜面的展柜,高层收纳谈韵之的玩具模型,当初他忘记加装门锁,矮层已被谈嘉秧侵入,乱七八糟摆放他造型奇特的乐高车,或者零件。
她把书堆在书桌和展柜的夹角里,学习灯转向对准这边,再添一批必要的文具,这里将会成为网上看到类似的共享自习间。
徐方亭按以往的习惯分配时间,早晨脑袋清醒,精力充沛,用来攻她的弱项数学和地理,然后是政史,下午相对困顿,便做擅长的语文和英语,晚上回顾一天重点和难点。
这两年离开学校,少了应试束缚,徐方亭从网上阅读社会新闻时对各种观点的接纳与思考灵活许多,视野和三观进一步成熟。再回看课本时,终于发现文科与生活千丝万缕的关系,对同一道文综题的理解加深,不必再像当初感悟不出来,只能死记硬背。
周五晚谈嘉秧睡后,谈韵之来到书房,给她下载相关App,介绍适合高中水平的英语节目,节省她的检索时间,方便她在手机上听。
徐方亭恍然发现自己的检索能力还是极为有限,许多节目她见也没见过。她接触网络时间晚,信息量比谈韵之差不止一截,平常只聊谈嘉秧时圈囿在家庭的小圈子,没觉得和他什么差距,一旦话题向外扩散,她仿若井底之蛙。
徐方亭由衷道:“小东家,你真厉害,资源太丰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