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夏蝉可是真的刺杀了陛下?”
元清帝挑眉,对上皇后的目光,道:“否。”
皇后笑了,俯身叩下:“臣妾愿告知一切,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果然这些当皇帝的,没有一个不可怕。】
【果然是我家宝宝,厉害!赞!】
【闭嘴!】
元清帝惭愧,他当不起这样的夸奖,若非得到听心之术,他恐怕至死都现不了真相。
于是趁着安王和太傅进宫这段时间,皇后将自己的来历一五一十交代了清楚。
贵妃的心声跟他迄今为止听到的所有人的都不一样,其他人不管是皇后还是梁忠,多少都会有杂音,而且还很跳脱,正想着这一桩,下一刻又跳到另一桩,其中梁平安最盛,他每次都要费一番功夫才能从他一大堆繁琐的心声中辨别出他想要知道的信息。
而贵妃不同,她的心声极为平静,没有半丝杂音,甚至听久了觉得有种特别的韵律,并且除了初见那句“原来这便是凡世的皇帝”,再没有别的话,只有一遍又一遍反复诵读的道德经。
也正因为有这句话,他才判断出贵妃与皇后几人的不同,凡世这个词,加上平静奇异的心声,不难猜出贵妃的真实来历。
许是因为经历了梁才人宋婕妤皇后等,他竟然没有多少震惊的感觉,还颇有种朕就知道果然如此的落定感。
当然好奇也有,毕竟对方很有可能是传说中的仙人,或者说修道者?道经之类他年幼时出于好奇多少了解过一些,太/祖老年时求仙问药,对道教多加扶持,后来吃丹药吃坏了身体,又将道教贬下,并且立下规矩,告诫后人绝不能服食所谓丹药。
几代下来,道教式微,人们对于那些有关道教的记载,只当趣闻来看了。
但也仅仅是好奇了,虽然他不知道贵妃为什么会入宫来,但看她的意思,对他并没有恶意,当然他也不会自恋到认为对方是为他而来,或许像宋婕妤或者皇后一样,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促使她留在宫中。
经历这一桩桩,他隐隐有了预感,这些穿越者也好,或者身怀奇特的人也罢,总会聚到他的身边。
心里有了数,元清帝又沉默着听贵妃念了两遍道德经,才起身离开,从昆玉殿出来的时候,觉得整个人从内到外得到了洗涤。
然后默默将听贵妃念经这一项活动挂上了日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