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拳先走虎跳涧,两劈下裹如搜山。
钻崩之中加化打,提肛实腹水火关;
炮拳似火有爆炸雷鸣之势炮拳爆炸性属火,上正下斜十字手,心气沉在丹田内,烈焰炸轰敌飞出。
横拳:
横拳出手似铁梁,横中有直横中藏。
左右穿裹应合意,收势退横劲宜刚。
横拳似土有展转滚动无处不弹之意横拳似弹性属土,左右展转切合弧,脾气吸入内滚动,攒横压顺顶中击。”
《内经》按五行特性分别将其纳于五脏,如肺属金、肾属水、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六腑亦分别按表里关系含于五脏,用来阐明五脏六腑的生理特性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生克制化,秩序井然,使人体脏腑经络、四肢百骸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五行拳有劈、钻、崩、炮、横五式,分别应于金木水火土五行。练此五式,可分别有利于肺、肾、肝、心、脾五藏。漫步周天则是利用其机制,在更符合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强化引导和五脏六腑相联属的经络和部位,尤其是贯通任督二脉,实现真气周天运行为主导,进一步带动全身真气的旺盛通畅运行。
五行拳有“三顶、三扣、三圆、三敏、三抱、三垂、三曲、三挺”八原则,也称形意拳的“二十四法”。
三顶:头上顶,有冲天之雄;手外顶,有推山之功;舌上顶,有吼狮吞象之容。
三扣:肩扣,则气力到肘;膝胯扣则全身气凑;手足指掌扣,则周身力厚。
三圆:脊背圆,其力摧身;前胸圆,则两肘力全;虎口圆,则勇猛外宣。
三毒:心毒如怒狸攫鼠;眼毒如观兔之饥鹰;手毒如扑羊之饿虎。
三抱:丹田抱气,气不外散;胆量抱身,临事不怯;两肘抱肋,出入不乱。(另一说为三敏即:心敏、眼敏手敏是也。)
三垂:气垂则气降丹田;肩垂则肩能摧肘;肘垂则肘能摧手。
三曲:两肱宜曲,曲则力富;两股宜曲,曲则力凑;手腕宜曲,曲则力厚。
三挺:颈挺则精气实顶,腰挺则力达四肢;膝挺则有弹力。
而王昊的五行拳问题极大,他在打拳的同时可能为了气势更加凶厉,拳离手身形变,势散则气乱,气乱则力不足。五种拳法变换之间也进退失据,不够流畅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