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逸闻言立刻道:“师傅,我还有的是要跟您学的,怎么能这么快就出师了。”
苏老爷子笑骂道:“那不是废话,我身上的东西你想要掏空可还得不短时间。初阶之内我能教你的都教了,你除了与人交手的经验缺乏以外,技艺上面无什么问题了。”
楚逸默默点了点头,他也早就发现现在他跟许伯交手已经吸取不到什么经验了,许伯对他使用的招式很少能让他吃亏了,除了体魄上面许伯还占优势,技艺上面楚逸已经算得上一流水平了。
苏老爷子又道:“本来有些东西你入门的时候就改教你,但是乱七八糟的事情耽误了,你修炼进境又有些太快了,一直耽误下来,现在你马上要出去,我必须得教教你什么是武,什么是武者了。”
“中国武术,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
“武,止戈为武;术,思通造化、随通而行为术。
武术,奔跑(止通假趾,意思为奔跑)战斗(戈)的技术。是古代军事战争一种传承的技术。
从语源来看,“武术”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人颜延之的《皇太子释奠会作》,其日:“大人长物,继天接圣;时屯必亨,运蒙则正;偃闭武术,阐扬文令;庶士倾风,万流仰镜。”文中的武术,即指军事。
武术就是军事技术,也就是古代战争技术。所以兵器被称为武器,军事被称为武事,军备也被称为武备。所以,武,本意就是拿起武器奔跑,去战争,去杀伐。所以武术即为杀伐之术。也为战争之术。”
楚逸静静听着苏老爷子对武的起源概括,“武功,在个人,是制止侵害,维护自身安全和权、益的功力;在国家,是戢兵保大而定功。”
对个人而言,原始社会:强弱争斗,一方动戈,继而出现武。武,止戈为武,消停战事而来。到了后来封建社会,通过武化流传,以“制止侵袭”为技术导向、引领修习者进入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的传统教化方式。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导向和保障。到了现代,武除了防备凶兽异族还有这各种竞技赛事,社会上尚武风气浓厚,其实还是由于人类外部威胁导致。
与国家而言,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武,即为消停战事,维护和平。自古以来,华夏文明都是崇尚和平的民族,农耕社会的影响下我们文明侵略性不强。武的诞生于国家于族群前提都是在自保。
一.武解决什么问题?止戈。
以武止戈。不是以戈止武,也不是以武止武;武不能止武,戈也不能止武。
止戈为武。武,制止暴力。
二.武何时出现?
先有舞,后有武。武,举戈而舞,旌旗、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