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世民绝对是一个强势的皇帝。
“辅机啊,今科之中,我最属意二人,一者马周,常何文理缺乏,但上的奏折往往言之有物,朕曾问过常何,他所上奏折,皆是马周所写,可见此人有才。二者为白贵,此人书法不错,策论亦是条理清晰,久之,必为治国之才干……”
李世民看完礼部呈递的试卷,淡然说道。
辅机,长孙无忌的字。
“此二人或可,但不足以服众。”
长孙无忌皱了皱眉,轻声提醒道。
不是白贵、马周这两个寒门士子不足以服众,能以寒门脱颖而出,绝对会服众。但以这二人为首,无疑就是落了世家大族的面子。
“有朕在,他们二人就可以服众。”
“不过……,你所言亦在理。朕虽可以弹压朝野非议,但于此二人,则难免会受他人仇忌,二人乃国士,万不可因此而毁于朕之手也。”
李世民不介意的笑了笑,又抽出三人试卷,说道:“这三人,考卷写的不错,可为上品。”
长孙无忌凑近一看,是博陵崔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的子弟。
这三家,皆是五姓七望之一。
“陛下圣明。”
他捧着笏板,回道。
作为圣天子的李世民,哪能不知道科考,本来就是平衡朝堂的一项政治举措。说提拔白贵、马周二人,但事后又改口,这并不是做什么无用功,而是一场政治作秀。
如此一来,外人得知此事。
可知道,一者,陛下有心限制世家大族,这是政治表态,上行下效,定然会借此遏制世家大族的发展趋势,二者,收寒门士子之心,三者,收白贵,马周之心……。
数日之后,礼部放榜。
白贵名列第五,捞了一个探花郎的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