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贵挑了挑眉,东平三郎话说到这份上,他肯定是要给东平三郎挑好听的话讲。
这就涉及到东瀛此时的财产继承法了。
按照规定,是家中的长子继承产业和名位,所以前往东京都或者各地高校、大学求学的基本都是家中的二郎(次郎)、三郎等人,基本是不会看到太郎、大郎求学的,他们都被要求在家里继承家业。
第一日到来的时候,给白贵的名片,上面写的名基本也都是次郎、三郎。
听到这句话,东平三郎高兴不少。
人,都是喜欢听好话。
尽管知道自己怎么奋斗也比不上自己哥哥继承的家业,但这话也好听不少,听的舒服,不是吗?
两人继续谈话,等过了不久,又有一些学生部的部长过来,一高的三个学部都各自设置了部长,加起来总共十四人,算上白贵就是十五人。
“前些日子东大的学长前来,让我们新生尽快选择加入各大兴趣社,你们待会就回去通知各部的学生……”
“想要加入哪个兴趣社,记好名单。”
部长藤原八太看了一眼在座的众人,缓缓说道。
兴趣社分为大社和小社,大社肯定是蜂拥而至的,一些小社无人问津,所以统计数据,也好分配,如果哪方兴趣社报的人太多,就会筛除一些,选进小社。
“都有什么兴趣社?”
这些东瀛人新生也是从寻常中学刚刚升上来的,不乏一些乡下人,哪里听过什么兴趣社之类的东西。此时的东瀛兴趣社还是一种新鲜物事,在幕府时期,武士道、书道、画道、花道等等也都是上流阶层学的,尤其是武士道的武士,一般的平民只允许有一把刀佩戴在身上,而武士则允许有两把打刀,一把肋差。
“有剑道社、柔道社、插花社,网球社、文学社、写真社、自行车社、排球社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