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政见此,让书吏将白贵叫来,上堂问话。
他其实是对白贵有所了解的,自家女儿最近和吴府走的很近,这也是他乐见其成的。顺带着,也了解了吴怀先身边的朋友,作为府首的白贵是最能入他眼的。
结交,不能仅仅看身份地位,也要看前途。
有这层关系在,他愿意给白贵一次机会。
否则,方巡抚没发话,叫白贵上来有些多余。但他是主持此次科考的学政,唤白贵上来问话情有可原,到时顺带让方巡抚问上几句,也就入了眼!
方巡抚放下试卷,转交给其他官员。
待看到堂下的站立施礼的白贵时,也不以为意,作为准秀才的读书人已经有资格上堂见官不拜了,按照法度,此时有些违例,但谁也不会这么不识趣。
“你写的经济史论不错,就读何处?”
方巡抚询问道。
学问是有出处的。参加科举的考生如果试卷不错,被考官提问,大多数也会问到师从何人,这不仅是询问,也会给教授知识的先生扬名。
要知道场中可都是一省之精华,一旦扬名,不仅可以推崇文教,也能传出去他考官厚遇贤士的名声。
白贵闻言,心中立刻就有了心思,回道:“启禀抚台,晚辈蒙师为滋水县徐家园徐先生,业师为白鹿书院朱先生,后就读于师范学堂时务斋……”
这是阐述他的师承谱系。
他可是知道方巡抚和朱先生的关系不错,曾经为白鹿书院提了匾额。
至于师范学堂现在采用西洋教法,并没有明显的师承,所以就可以避而不谈。
业师,授业恩师。
“是朱先生……”
方巡抚面露欣赏之色,徐秀才他不怎么知道,可朱先生是秦省大儒,四处讲学,和他关系不错,现在知道朱先生是白贵的业师,也就更加看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