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初真心佩服督卫大人这番耐心,对着一根小木条日夜不离手。
他却不知道,韩厉是真的对这事起了兴趣。
起初确是因为纪心言,他觉得上次那根簪子太粗糙了,用料和手工都很粗糙,就想再重新做一支。
但做着做着,尤其进入打磨阶段后,这种不需要费脑子又能看到成就的事,竟成了一种很好的解压方式。
他可以一边磨簪子一边思考复杂局势,如果思考进入死胡同或让人暴躁时,他看一眼簪子,又能神奇地平静下来。
比如现在,他磨着簪子,心里却想忠义堂隐藏了十八年,终于等来这个机会。
圣上亲征,朝中空虚,京城周边的军队都被拉去西边,正是他们趁虚而入的好时机。
最关键的,这次拿了帅印的是汪帆。
汪帆也要离京,他留在朝中的副手在韩厉看来并没有多少分量。
他已经安排炎武司的人盯紧了,必要时可以先下手。
这两年,他一直表现的和汪帆水火不容,那些司使们被蒙在骨里,都以为他是要趁此时机夺汪帆的权,任谁也想不到,他的目标是那把龙椅。
他私下挑了几位大臣,夜探其府,与他们分别说好,只要他们第一时间站出来拥护新皇,一旦新皇登基,他们立刻飞黄腾达。
否则,不好意思,他手里有能送人入天牢的东西,新皇若无法顺利登基,那大家一起陪葬。
他选的自然不是什么忠臣良将,但都是他有绝对把握拿捏住的。
只要有几个人开头,后面那些墙头草都不是问题。
至于清流,清流大多远离京城,鞭长莫及,等他们反应过来,新皇估计都登基了。
他这次来剑州,根本不是为了安王。
他要给夏君才送去伪造身份的路引,暗中将小皇帝与太后送入京城,待时机合适,一举夺位。
安王那边他也在盯着,据说王府先派了一万士兵往云州去,但左司来的消息,实际不过两千多人,由一个叫安顺的人领着。
看来安王是打算坐壁上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