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不是邺京人,是因着家里遭难,逃难来到邺京投奔亲戚的,阴差阳错之间遇到了父亲才嫁与他为妻。
柔嘉从前一直不知道还有这么个舅舅,是进了宫后,母亲寻找当年逃难时失落的家人时才找到的。
那时的舅舅是兵营中的一个百夫长,因着打仗的缘故,脸上留了不少道伤疤,身上也一身伤病,但他虽然貌寝,性子却格外温柔,尤其是对待她,比母亲亦是不差。
也正是因着这些温暖的过往,柔嘉绝不相信舅舅会做出这等残忍无道的事情来。
可没人信她,更没人信舅舅,他已经消失一年多了,柔嘉格外想念他,但更怕见到他。
柔嘉心知皇兄是不会放过舅舅的,更不会放过自己。
三月之期,大抵不过是敷衍她的说辞罢了。
但她实在不想再被关下去,只有先答应他,让他放松才能有机会出去。
果然,她刚答应,这屋子里对她的看管便松懈了不少了。
侍女见她醒了,恭谨地呈了饭食进来:“公主,陛下说今日议事,明早再来陪你用膳。”
“你告诉他,我不用他陪。”柔嘉淡声开口。
他这几日大约是怕她出事,一日三餐都过来,晚上也总是试图上她的床。
每每总要逼到她哭,他才会离开。
侍女见她脸色不好,放下了东西只好出去。
柔嘉实在没胃口,但他说了,她每日吃多少,就给桓哥儿送多少。
她若是不吃,那萧桓也得跟着饿肚子。
桓哥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柔嘉实在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动了筷。
平心而论,这些饭食都格外精致,每一样都无比符合她的口味。
甚至顾忌到她当时吵架时随口说的一句想念庐州的药膳,最近餐桌上真的多了一道庐州的药膳,大约是特意请某个庐州来的师傅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