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种的情况下,黑旗军冲人意料的选择了决战,直接开始冲击大辽军队,一战之下,冲破辽军一支偏师,自身死伤三千余,却给大辽军队带去了两倍以上的伤亡。并且由此冲出了包围圈,不在与大辽军队纠缠,直接冲入了草原。
这场战斗彻底打响了黑旗军的名号,一少击多,一战溃敌,而且对手还是近乎战无不胜的大辽军队,一时间关于黑旗军的消息传遍天下。面对这样的事实,尽管耶律涅鲁古愤怒异常,但亲眼看了战场之后,他连同契丹上层全部沉默了下去。他们不可能否认大辽军队的战斗力。
而且将领在之前的战斗中也得到了足够的教训,所以这次的战斗表现的极为谨慎,但依然失败,这已经能够说明问题了,那只黑旗军十分强大。甚至让契丹上层都为之动心,希望能够招降。但黑旗军根本没有理会这种招揽,纵横在草原之中,神出鬼没。
连续的追捕根本没有任何作用,仿佛黑旗军有着一只天空中的眼睛一般,任何的埋伏都隐瞒不住黑旗军,反而间或追击的辽国军队的薄弱处却会被黑旗军摧残。最终,耶律涅鲁古放弃了继续追击,把这件事情交给了各地驻军,或者说祸水西引,在黑旗军进入西部草原之后,大辽军队的态度就开始松垮垮的了。
这其中自然是有原因的,一个是耶律涅鲁古不想在继续耗费自己的力量,而且只要守住要地,黑旗军就是无根之瓶,根本不能回到汉地进行兵员补充,这样下去,黑旗军的威胁只会越来越少。至于剩下的原因更直接,西部草原中更多的还是蒙古人的草场,尽管水草丰美之地都在契丹人的手中。
但轮人数,还是蒙古人最多。将这件事情交代给蒙古的各个部落,既然削弱黑旗军的力量,也能削弱蒙古的力量,这正是辽国上层所想要的。奇怪的是,黑旗军进入西部草原之后就这样渐渐销声匿迹,似乎无影无踪了一般,只不过边境的军队曾经报告过,看到黑旗军除了大辽的范围。
尽管没有削弱蒙古人,但黑旗军的离去,也让大辽上层松了口气,毕竟这样的一支军队无牵无挂的在国境内破坏的话也是一个大?麻烦。如今这样虽然不是最好的结果,却也不错了。
但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就在黑旗军消失了数月之后,大宋的百姓以及燕赵的汉人为黑旗军惋惜的时候,大宋境内对于黑旗军这样的英雄好汉抱有好感很自然,因为大宋军队的不争气,对于同胞如此威风凛凛,大宋百姓自然与有荣焉。而大辽境内的燕赵百姓也是很感激黑旗军。
黑旗军的成分不用说,完全称得上大辽境内汉人的子弟兵,也是为了给汉人出气而成立的,自然更重要的原因是黑旗军并没有连累大辽境内的汉人,反而使得他们的生活好了很多。
原本耶律涅鲁古确实有迁怒所有汉人的意思,不过在一名神秘的幕僚劝说下,却是平息了这个想法,毕竟无论如何他也不希望再出现一支黑旗军了,更重要的是,耶律涅鲁古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筹备,在成功之前,他需要统辖的境内平静下来。这也就是的辽国境内的汉人日子好过了一些。这也是辽国安抚汉人的手法。
耶律涅鲁古十分信任这位幕僚,在一年多前偶然遇到这位幕僚之后,两人一拍即合,而且这位幕僚确实智慧非凡,给耶律涅鲁古提出了很多精彩的建议,让耶律涅鲁古收获巨大,而今耶律涅鲁古事事都要和这位幕僚讨论,恩宠有加。
在黑旗军消失半年之后,大辽国内也彻底的安稳了下来,然而就在这时候,一次更大的动荡出现了。辽国皇帝耶律洪基性喜狩猎,这次带着上京城的大军去了长白山狩猎,就在这期间,辽国南院大王耶律涅鲁古起兵谋反,当然,耶律涅鲁古的口号却是诛杀叛逆,回复正统,一举攻占守备空虚并且对他没有防备的上京城。
随后拿出仿佛真实似得遗旨宣布耶律洪基得位不正,视为叛逆,随即就开始给众多的辽国官员封官许愿,这一步耶律涅鲁古进行的无比的顺利,再加上他的父亲耶律重元任辽国兵马大元帅,手握辽国数十万大军,甚至比起皇帝耶律洪基以及耶律涅鲁古的兵力还要多上不少。
一时间在貌似正统的遗诏,再加上耶律涅鲁古父子强大的兵力威压之下,耶律洪基貌似走到了绝处……(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更新更快就在笔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