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东生再次答应:“好。”
姬素素:“你习惯去哪儿吃?先说好啊,我的预算只有一千元,太高档的地方去不起。”
魏东生想了想:“去你们的学校食堂吧。”
姬素素露出不可思议神情:“食堂的饭,你也能吃下去啊!”
魏东生:“吴平一高的食堂饭,我都能吃下去,何况是燕航的食堂饭。”
姬素素笑说:“那可不一定。咱们燕航的食堂是出了名的‘盐不要钱,油不要钱’,高油高盐,和盘阳市的口味有很大不同。而且每到饭点,食堂总是人山人海,根本没办法一个人去吃饭,因为等你买回了饭菜,铁定找不到座位。我们都是两三人结伴,一人负责占座,两人负责去售菜窗口买饭买菜。”
魏东生:“学校食堂嘛,大抵都是这样。我印象里,咱们燕航也有人数较少的食堂吧?”
姬素素迟迟忆起:“对,高档食堂那面人比较少。嘿嘿,那里的饭菜比较贵,我以前基本上没有去过。”
魏东生:“就去那儿吃饭吧。”
姬素素脚步迟疑:“真去食堂啊?”
魏东生:“怎了?”
姬素素:“好不容易请你吃顿饭,总得去一些高档地方吧。”
魏东生不由分说扯着姬素素走向记忆中的食堂:“高档什么啊。我告诉你啊,海淀在外界的绰号是美食荒漠,在海淀寻找美食,不说缘木求鱼,也肯定是南辕北辙。海淀的饮食文化,就是一所又一所食堂啊。”
姬素素将信将疑:“还有这说法啊?”
魏东生:“坊间有言:朝阳向东,洋人,买办,暴发户;海淀向西,教授,码农,士兵头。”
姬素素哈哈笑起来:“真的啊?”
魏东生:“在燕航混两年,你就知道食堂是海淀饮食文化的特色。沿着学院路向北,地质大学、科技大学、语言大学、矿业大学、林业大学、农业大学,如果没有去其中一家混过,等同白来了一趟。”
姬素素:“学校食堂这样出名啊。你刚才说的‘教授,码农,士兵头’,士兵头是指什么?”
魏东生:“教授指学校,密密麻麻一片高校;码农指春秋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一堆又一堆程序员;士兵头指部队大院,发型齐刷刷一致。所以,海淀才被吐槽说没有审美文化。部队大院没有特色;教授学者习惯性不修边幅,学生的消费水平又有限;至于咱们这些搞IT的,更是重灾区之中的重灾区。俗话说的好啊,‘百年的牛仔裤,千年的黑框眼镜,资产过亿也是屌丝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