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竞争是商业竞争,商业合作是商业合作,私人情谊是私人情谊,魏东生分的清清楚楚。
2003年1月到2003年6月,杨飞对魏东生的重视停止在种子下载神器印象,偶尔来找魏东生聊天,谈的也是“下载工具是可以盈利的”等话题。直至《十国春秋》上线,且7月营收额高达万元之巨,杨飞才长吸一口冷气,对魏东生的印象不再局限于种子下载神器。杨飞悔恨自己错过《十国春秋》项目,当即表示愿意投资《十国春秋》的运营商春秋网络和《十国春秋》的开发商春秋软件,或者开发既有市场,或者继续研发新游戏。
网络游戏是比较特殊的行业。
一款网络游戏的成本支出,主要集中在前期开发和服务器租用购买方面,游戏上线运营之后,即是收割利润之时。杨飞想在《十国春秋》运营之后再来投资,就好像农民耕田、选种、播种、施肥、灌溉、除草、除虫期间无动于衷,眼看禾苗快成熟了,才跑过来说:“我投资你两把镰刀,咱们一起收割吧。”
呵呵,《十国春秋》已经上线圈钱了,谁会接受你的投资。
魏东生不是傻瓜。
但是,魏东生却没有拒绝杨飞。
因为,春秋网络下阶段目的不是缓慢收割玩家的钱袋子,而是赴美上市圈美国股民的钱,魏东生和春秋网络都需要风险投资的帮助。
现如今,IDG影响力比较弱。举例说,前些月,周鸿祎本想把3721卖给Google而非雅虎,IDG却尴尬地接触不到Google高层,无法打通周鸿祎和Google高层之间的会谈。最后,周鸿祎只能间接花费十万美元贿赂,走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路线,委婉见到了一名Google高层。瞧吧,2003年之际,IDG的名气连约见Google高层都做不到,同属于IDG的门下,杨飞的资源又能强到哪里去。
魏东生根本不指望IDG能够帮助春秋网络赴美上市。
然而,小也有小的好,如果与IDG有限合作,春秋网络选择余地更多。
考虑IDG家底薄弱且小气,习惯性100万美元、200万美元、1000万美元等规模投资的以小搏大,即使杨飞非常愿意投资春秋网络,也拿不出太多资金。魏东生果断放弃资金入股这样的投资方式,《十国春秋》一月营收额高达亿人民币,不缺IDG那几百万美元。
与寒酸的资金相比,魏东生更看好IDG的投资收益,譬如它所持有的百度股份和腾讯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