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讲完了,接下来,是不是该轮到下面的那些大牛们提问了,刚才对着他们桌上摆的姓名牌子,我特意去百度了一下资料,我去,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个顶个的都是世界级大牛,拿了超多的奖项。”
“姐妹,你好认真啊!”
“啧,必须的,我对晖晖是真心的!”
……
经过中午短暂的休息,就又开始了下午的报告。
孪生素数的猜想,相对于上午的梅森素数,要更加艰深,除了个别的真爱粉和同行之人,大部分来看热闹的人,都坚持不下去,直接退出视频了。
报告结束之后的提问环节,倒让陆秉行略微开心,这些前辈同行,提的很多问题都非常好,也相对打开了他的一部分思路,甚至对后续的数论研究,起到了极大的启发作用。
这次的报告会,还来了好几位国家级报社的记者。
为了不让他们空手而归,写作报道时全是冷冰冰的数据,陆秉行在学校的协调下,最后给这几家报社,留了二十分钟的联合专访时间。
“华晖同学还会在数论领域继续攀登下去吗?”
记者此言一出,大家都充满了期待,毕竟华晖目前在数论领域的成就,已经足够高了,再往后,便要直面那真正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和千禧问题--黎曼猜想了。
这两者,不论哪一个拿出来,都足以让人激动得心脏停滞。
陆秉行神色淡淡,坦白道,“嗯,目前先在数论领域,稍后会偏向物理。”
记者一愣,而后更有些好奇,“物理?为什么是物理,有什么特殊缘故吗?”
对于他跨科目,记者并不惊讶。
这世上不乏惊世之才,数理化三科往往相通,真正的天才想要面面俱到,也不算特别,殊不知先前,还有学历史的拿数学大奖?
只是对他选择物理感到好奇,是因为具有挑战性吗,还是其他,这说不定能成为一个报道点?
说到这里,陆秉行的神色,也变得精彩起来,“杨·米尔斯理论,杨振宁先生作为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若不能与这座高峰神交,天才之名也不过是无聊的恭维罢了。”
从先前的报告会和提问,到对未来的目标态度,在场之人已经可知,华晖为人可谓高傲至极,但此时,竟也难得露出如此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