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神圣罗马帝国现如今早就四分五裂了,或者说,他原本就是四分五裂的,不大的一块地方,被分成了三百九十多个诸侯国,贵族领,以及骑士领地。
而最混乱的地方,毫无疑问就是罗马所在地亚平宁半岛。
就在这个时候,人们更加喜欢用“破碎的靴子”来形容这片土地。
而神圣罗马帝国对这些诸侯国以及领地的统治,就像是用蜘蛛网来粘合的。
任何人都知晓,蜘蛛网是脆弱的,用蜘蛛网粘结在一起的亚平宁,只要有一场稍微大一些的风雨,就会被完全彻底的破坏。
而神圣罗马帝国已经死去的皇帝马蒂亚斯,企图在三十年前恢复波希米亚的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三世为波希米亚国王。
斐迪南三世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
武装暴徒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口抛入壕沟,史称“掷出窗外事件”。
它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在小笛卡尔的计划书中,他执着的认为这场几乎把整个欧洲都拖进战争泥潭的事件,从根本上来说,其实就是一场宗教战争。
为此,他认为,在干掉教皇这件事上,他是站在了正义的一方,因为,无论如何,教皇都必须对这一场绵延了三十年的战争负责。
至于这场战争也是通过教皇斡旋,最终停止的事情,小笛卡尔似乎对此视而不见。
杀死一个教皇,对大明来说用处不大,如果仅仅是想从欧洲弄走一些学者,小笛卡尔认为不值得动用这么强大的力量。
属于杀鸡用了牛刀!
牛刀既然已经祭出来了,不杀牛,只杀鸡,就是一种浪费。
总体上来说,小笛卡尔认为——教皇死了,那么,战争就该重新爆发,而且必须比上一次战争更加猛烈才对。
只有通过血与火的战争,人们才能对宗教的普世价值有一个清晰地认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