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农元青赶到皇宫的时候,朱允文已经下了早朝回到书房,准备处理桌子上堆积成小山的奏折。整日被政务缠得脱不开身的朱允文,每日面对如此多的奏折,只觉得头昏脑涨。
自太祖时期,皇宫内便设了殿阁大学士,朱允文按照太祖的法子试了几次,却觉得效果并不好。殿阁大学士虽然提前批阅过一次奏折,可到最后这些被批阅过的奏折还是回到了朱允文这里。
朱允文依旧需要将殿阁大学士批阅过的奏折再重新批阅一遍,之前朱允文还能够心安理得地让殿阁大学士批阅,自从上次收到高密信之后,朱允文的心却变得紧张起来。
原本全部落到殿阁大学士手里的奏折,如今全部堆在了朱允文的书桌上。倒不是因为朱允文是个勤政的帝王,而是因为朱允文发现自己并不了解如今朝堂上这些道貌岸然的大臣。
黄子澄一死,武大人一离开,马国丈病重,朝堂上尽是些朱允文鲜少打交道的人,取而代之的是,朝堂中的大臣反而形成了比之先前更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原本那些大臣虽然也分帮,可他们是持有不同意见的保皇派。
如今燕贼猖獗,光是在朝野上暗自发力还嫌不够,分明是将手伸到了朝堂上。朱允文每日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战战兢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根本猜不出来哪个人是真心,哪个人是假意。
真心也好,假意也罢,对于朱允文而言,只要这个人心系大明,能够为自己所用,那便是一个好的官员。相反,若是此人表面上效忠大明,暗地里却与朱棣勾结,无疑是触了朱允文的大忌,自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农元到达帝王书房的时候,朱允文正在书房内梳理桌子上的奏折。从朝堂上大臣们的上奏中虽然看不出来帮派,可从这些呈上来的奏折中,朱允文却瞧出些端倪来。
“陛下,农元青求见。”王怀恩轻轻敲了敲书房的门,小声地说。
朱允文抬起头,农元青似乎自过了新年之后,便鲜少来皇宫,说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来。
“宣。”朱允文吐出一个字,有条不紊地将书案上被自己弄乱的奏折重新摆好,待他刚收拾好,农元青刚好推门而入。
“草民农元青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农元青在朝中并无官职,始终以草民自居。他一进书房,便低着头,刚走两步路,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朱允文坐在屏风后,只听见声音,并不能看见人,“农爱卿快起请起。”
“谢陛下。”农元青缓慢地从地上站起来,低着头站到一旁。
“不知农爱卿突然到来,是为何事?”朱允文直接开门见山。
“回禀陛下,草民今日前来是为农庄一事。”农元青恭恭敬敬地说。
只要是和农庄有关的事情,朱允文向来十分上心,“农爱卿请说。”
喜欢明朝大昏君请大家收藏:明朝大昏君青豆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