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坐在马背上,紧紧攥着缰绳的王守仁在看到舞动的大旗时,一直僵硬的脸部终于裂开了一个缺口,一抹笑容出现在这张僵硬了太久的脸上。
“将军,我们成功了。”明月激动不已,初次如此近距离地观察战场,好在旗开得胜,有了这一次的胜利,明军的信心大增。
“是啊。”
相比较于明月浮于表面的喜悦,王守仁的喜悦则掺杂了太多的情感。倭军绝对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它不比任何一场普通的战争。
黄尘中抵死顽抗的倭军在看到明军大旗的那一刻,心中的希望彻底破灭,将领阵亡,军营不复存在,他们的存在无疑是在昭示众人今日他们的屈辱。
援军无望,倭军一个个突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扯开身上的衣服,将刀刃上的血擦拭干净。
明军正诧异倭军此番动作缘由,只见那些手持武士刀的人一个个皆跪倒在地,将手腕横放,刀口对准自己,一个狠力直切下去。
“他们这是?”李业来不及疑惑地看向众人,他们分明实在求死。
战争中若是遇到主动投降的人,战胜方一般不会杀害战俘,也就是说这些残留的倭军根本不必当场了断自己,只要投降是有活着的机会。
明军皆立于原地,惊叹于倭军的行为。同时内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为何倭国如此难攻,若是大明也有这般团结一致的将士,何惧旁人?
王守仁大军大捷的当日,皇宫内正在举行这一整年来最大的祭祭祀——冬至祭祀。
这场祭祀的规格不亚于皇帝的诞辰,在这一日,朝堂中所有的官员都需携命妇到场,到场的每个人都需要穿上最庄重的衣服来迎接这场祭祀。
冬至祭祀乃是“三大祭”之一,帝王对此十分上心,一套完整的冬至祭祀有洒扫、燔燎、迎神、荐鼎俎、荐豆簋、初献、亚献、终献、焚祝、饮福受胙、送神、分胙等流程进行,在赞者声声“魂兮归来”中,气象庄严,沉郁肃穆,震撼人心。
在祭前十日时,帝王便命大臣三名到天坛牺牲所看牲,太常寺进斋戒铜人,在奉天殿集合百官受誓戒传制。在正祭日当天,日三鼓后先燔柴,燔柴所冒起的袅袅青烟预示着与上苍的沟通找到了好的渠道。
帝王身穿玄衣纁裳衮服,玄衣上织日、月、龙、星辰、山、火、华虫、宗彝八章,头戴平天冠,脚踩赤袜。端着四稳八平的步伐,步伐轻缓,仿佛踩在云端,抬头挺胸,目光如炬,器宇轩昂,款款登上祭祀高台。
喜欢明朝大昏君请大家收藏:明朝大昏君青豆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