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免尴尬,站在最前排的副将硬着头皮开口回答:“大将军,军费支出向来不是一笔小钱,且需从长计议。”
明明是一个杀伐果断的武将,却惯用言官常用的推托之词。齐泰目光深邃,直盯得说话的副将头皮发麻,双手颤抖,才缓慢开口道:“还有其他的建议吗?”
“末将以为,军费粮草一惯由税收补给。此次镇压灾民,朝廷怎能坐视不理?”说话者乃是齐泰麾下猛将杨郭正,此人祖籍山西,二十岁从军,行军打仗已有十年之久。
杨郭正直抒胸臆,眉眼之间尽是坚定之色。齐泰面无表情,双眼直勾勾地看着杨郭正,杨郭正神色不改,站得越发笔挺。
“国库虚空,圣上也是无能为力。”
众人叹然,行军打仗正急却逢国库亏空,当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大将军,末将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杨郭正复抱拳献策。
到了这个时候还追究什么当不当讲的问题,齐泰忙挥手示意,道:“你且说来听听。”
“回禀将军,此次镇压灾民,军费不足,粮草欠缺。依末将之见,军费之事可先放置暂缓,粮草之缺却是迫在眉睫。”
杨郭正所言正戳齐泰心事,“继续。”
“福建逢水灾,农民交不上粮食,这才起义造反。若想平叛灾民,倒也简单,只需开仓放粮,既往不咎。如此,我平叛大军也无需筹措军费,囤积粮草。”杨郭正慷慨陈词,齐泰在一旁听着却皱起了眉头。
“此法不通,国库粮草尚不足供应金陵城,何余粮接济灾民?当另寻他法。”齐泰果断否决了杨郭正的提议,杨郭正所提之法,他何尝没有想到,若是能施行,他早着手去做了。
杨郭正之法被否决,众副将复低头。自古粮草皆由后方供应,如今却要他们这些前线将士思考对策。一时间军营内陷入死寂,无人再提。
“大将军,末将还有一计。”杨郭正再次拱手上前,齐泰随意挥手,示意他说。无论什么办法,总要有人想,才能有结果。
“当今之计,唯有解决粮草之忧,才可确保我平叛大军继续前行。农民因水灾颗粒无收,但乡绅不然。末将以为,解决粮草之忧当从乡绅入手。”
杨郭正的一番话给了齐泰新的方向,只是乡绅虽富足,但大多如同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若想从他们手里白拿到粮食,需要费很大一番功夫。
“为今之计,也只能先试一试了。”齐泰站起身来,走到众副将面前,面色沉重,“你们先退下吧。”
“末将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