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记忆不是跟着灵魂的,而是临时储藏在脑子里,一翻就翻出来了。
其中最让她感到震撼的就是——她是本市的高考状元。
太、太震撼了。
理科全都是满分,文科更是超水平发挥,作文棋出险招,按照沈亦沈老师当初教的办法,编了个尤为感人的记叙文,在讲故事的同时点明了“孝”这个故事中心。
那篇记叙文后来上了报纸,据说看哭一大片老师。
还被朋友圈的父母疯狂转载。
洛栀有点想笑,又觉得很自豪。
又有点惋惜。
这些荣誉是属于她的,或者说是本该属于她的。
不过她实际上也不是在乎这些东西的人,很快就看淡了,没再纠结于这一点上,而是又转头去想沈亦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原来沈亦他们学校的几个学霸都没参加高考,直接保送了。
而沈亦,明明有保送名额,偏要跟她一起高考。
最后考出来他们俩人就是本市的文理科状元。
洛栀的笑意逐渐加深。
她还想起来一些关乎这个世界,后来的,细枝末节的事情。
比如叶赫最后考得还不错,勉强蹭上了一所二本院校,专业还是全国著名的。
比如楚沧在考试那天用了她送的那支笔,每一科都是拿那一支笔写的,结果写到最后一条题目时笔没油了,落了一条5分的题目没写。
他们俩之间的分数也就差了4分。
如果他自己带了别的笔,到最后结果还不一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