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一超没想到这样简单的问题她居然没有回答。他愕然地看着她:“怎么?你还想考其他学校?”
“也不是……”唐宓抿了抿唇,“我还没想好。”
“会有什么没想好的?”叶一超匪夷所思,“假如你一定要选择高考,你上了什么学校的分数,就进什么学校,这不是很简单?”
一切事情,从叶一超嘴里说出来都很简单,但是,生活到底不是数学题,可以一眼就看出最优解。
唐宓没有回答,把话题引开:“我再想想。你呢?明年能直接参加IMO吗?”
“不会那么容易。可以直接参加今年的冬令营,但明年还是要再选拔一次。”
那就是十拿九稳了。依照以往的惯例,但凡高二阶段参加IMO可以拿金牌的学生,高三时基本上都能入选IMO团队,至今为止,几乎没有例外的。
“你怎么在学校晨跑?”
在唐宓的记忆中,叶一超一直是走读生。
“这学期才住校的。我爸妈今年工作都很忙,常常出差,回家了也没人做饭。我想干脆住校,还方便一些。”
学校的生活虽然单调,的确至少免除了吃饭的后顾之忧。当然,对叶一超这种已经确定保送资格的人来说,在不在学校念书都没什么要紧的,但他还是和其他学生一样,每天照样上课上自习,学习态度极为端正。
大凡成功的人总是有着道理的,天赋和努力缺一不可。
晨跑的时间也就一刻钟,两人慢跑了四圈之后,早操的巨大音乐声陡然响起,那声音大得简直可以敲碎同学们的鼓膜,回荡在偌大校园的每个角落——坐落在学校西北角的男女生宿舍院中涌出了大量睡意蒙眬的同学。
片刻之后,宣州实验中学的两千人陆陆续续汇集到了操场,暗淡的天光慢悠悠地亮起来。
唐宓高三开学之后的第二个星期,终于到来。
高三和高一高二是一道残酷的分界线,如果说高一高二的压力还没有那么大的话,一到高三,压力和焦灼席卷而来。学校里流传着一句老话道,一入高三,如同进入鬼门关,完全不是虚言。
宣州中学的高三年级有十一个班,文科三个班,理科八个班,八个理科班中,又有两个实验班。实验班的同学们都是成绩很好的那种,目标都是全国排名前十的名校,在外人看来,都可以称一声“学霸”。
唐宓和丁霄霄是同桌,和丁霄霄讨论了一道数学题目之后,第一堂课也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