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张床、5个四门衣柜、4个妆台、5套桌椅、5个三门书柜,再加上堂屋的沙发、条几、电视柜和20英寸的大彩电,以及修房建回廊,加起来最少也得5、6千!”赵金凤道,“听你外公说,家具用的都是好料。”
“还有彩电?”李蔓惊讶道。
“嗯,昨天下午,张奇文带小琳出去选的。听小琳说,花了1650元。”
“我去看看。”李蔓捧着碗几步蹿出厨房,院中她方才丢下的藤箱已被韩琳拉进了屋。
顺着回廊走进堂屋,靠后墙而放的电视柜上可不就摆着台大彩电。
将碗放在朱红的木质茶几上,李蔓几步过去伸手打开,搜了下,有五六个台呢,不过只有两个台是彩色节目。
“李妈妈,停下、停下看这个!”
京市电视台,放的是《东海小哨兵》。
李蔓松手退开,扫了眼朱红的木制沙发,同色的软垫和后墙上挂的主/席像,看向张奇文道:“张三哥辛苦了,回头让宋逾里里外外算一下价格,把钱拿给你。”
张奇文摆摆手:“宋逾给过了。”
李蔓笑笑没再多言,要不要给,看宋逾的意思。
鸡腿吃完,李蔓挨个房间看了看,两边的耳房,分别住了外公外婆和韩琳,堂屋左右,一边住了阿爷阿奶,一边是宋逾和李蔓的卧室。
西边两间厢房,一间布置成了书房,一间是客房。
用过面,李蔓开始收拾行李,早一步托运过来的被褥、枕头、毯子、床单、衣服等,有的装在原来的樟木箱里没动,有的拿出来铺在了床上,还有一部分衣服被阿奶、外婆挂进了衣柜。
李蔓打开一个个刚带回来的藤箱,暂时还穿不着的毛呢大衣拿家织的土白布罩着挂进衣柜,毛衣毛裤叠好和布料一起放进樟木箱。
婆婆给的16块小黄鱼、一小箱手饰,再加上他们买床头柜得的两根金条,塞在樟木箱底下。
两个装在藤箱里的青花瓷瓶和那个明代的花瓶一起塞在书柜下面,羊皮短靴放在床下的棚板上,存折、房契放进床头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