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宣召的几个大臣听闻皇上找他们商议大事,匆匆忙忙的便进了宫,他们一进宫,皇上直接把二皇子还有大周皇帝的书信丢给几位大人,让他们先看了书信再说。几位大臣相互对视一眼,皇上这明显是怒气冲天,是什么事让皇上生这么大的气。
等到他们看到书信的内容后,别说皇上生气,他们也被气得不轻,内心里对这个二皇子骂了个狗血淋头,他们怎么会有这么蠢的皇子,真是把大周的脸面都给丢尽了。诬陷不成反而把自己给搭进去了。还有大乾的皇帝,他怎么开得了口,一要就要一万匹的战马,他们大周一共也才多少匹?
“皇上,大周皇帝要这么多的战马其用意真的只是要战马?还是在探虚实?”左丞相陈子行的脑子转的特别的快,很快就想到了这个上面。
“左相说的没错,大乾皇帝应该是试探居多吧。”附和左相的是兵部尚书崔大人。
太傅和刑部尚书还有平王并没有出声,但对他们所说的还是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这个字数几乎就是掐着脖子来算的,让他们不上不下,吐也不是咽也不是。
“不知几位爱卿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说什么不必拘着。”这个时候团结就是力量,先把眼前的问题解决了,先攘外后按内,自己内部的问题等解决了现下的事再谈也不迟。
“皇上恕老臣直言,这个问题其实根本就不用考虑,老臣只问皇上要不要二皇子和八公主回来,这个问题一旦解决,马匹的事也就迎刃而解。”一直没有说话当起背景墙的老王爷,也就是皇上的皇叔金赞宇开口了。他一开口就把所有人给问懵了。他们在纠结给不给马匹,其实最根本的还是要不要让二皇子和八公主还有哪些一同前去的使臣回来。要他们回来,那么一万匹也好,两万匹也罢,他们都得给,大周皇帝既然开了这个尊口,他们又怎么肯能不给面子,那好歹也是一国的天子,弄得不好,很容易再起引起战争。
他们的军事实力在四国的确是最强的,但是如今大乾的军事已经崛起,拥有两个战神的大周不能再以曾经的实力来评判。好不容易停战一年,难道还要发动战争,国库如今根本经不起战争这样大的消耗,不然也不会有停战的协议出现,若是大乾违约,要赔的可比如今的多得多,国库能拿得出那么多的赔偿?答案显然是不能。137
“朕当然是是希望他们回来的。”若是去的是不受重视的也就不罢了,可这次去的是他最喜爱的儿女,怎么可能让他们留在大周。
“那皇上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一万匹,给。”金赞宇说的十分的斩金截铁。
“王爷不可啊,一万匹,实在是太多了。太多了。”兵部尚书坚决不同意,战马不同于其他的马,拿那么多的战马去换人,他的心在滴血啊,这不是白白便宜了别人,为别人作嫁衣裳。
“王爷此话何意?”左相想得会更多,他相信老王爷定然有他的用意。
“不是猜测大乾皇帝的用意嘛,那就用这一万匹来迷惑他,让他相信大周的战马不止他们所知道的数,而是比他们想像中的还要多,如此我们更能修生养息。”他们的经济比不过大乾,很多的物资十分的缺乏,一场战争耗去了多少的粮食,百姓的温饱才是首要任务,没有粮食上缴,打仗,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不知几位爱卿觉得如何?”皇上本身已经开始倾向于金赞宇,大周已经经不起战争的洗礼。
“臣赞同王爷的提议。”
“臣也赞同。”
“崔大人你呢?”
等了一会儿,就剩兵部尚书崔大人没有赞同,他是执掌兵部的人,要战马等于是要他的命,他如何能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