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全书》。
文太祖李胧所集结文朝之力铸造的《四海全书》,并非为一本可藏于楼阁之中的大书,而是一整块阵法。
以青石为底,青铜为墨,熔铸文字三千,箴言无数,以此控住大殿妖星,就此为人族所用。
因而这处广场,宽阔异常,在祭坛正中,一座高达数千斤的青铜大鼎矗立,威严赫赫。
此刻的场中已经旌旗招展,各种祭祀所用之物已经摆满了这处祭坛,而在祭坛一侧高台,此刻这里却是站着不少未着红袍之人。
这些人以十数个为一伍,各个服饰多有不同,但是能见那其中气质非凡。
这些人便是诗宗前来的子弟,而这场中如今所有的诗宗,已经有十数个。
除了最强盛的李杜诗宗,二圣之后,诗宗无数。
陶渊明之诗宗,王勃之诗宗,张九龄之诗宗,王昌龄之诗宗,柳宗元之诗宗,韦应物、孟浩然、韩愈、贾岛、白居易、王维、岑参、高适……
当初文朝建立之初,号称三十六诗宗并立,人族文人战力最甚。
如今许多宗门也有断绝传承,或是山门不再,却仍见繁盛。
期间田园派,边塞派传承最广,其势颇大,于人族中多有骨柱。
而除了诗宗文人,这场中高台之上也站着不少的朝廷文人,一片殷红,十分瞩目。
某种意义之上,文朝朝廷,便是这文朝最为庞大的诗宗。
他们集聚无数文人,掌控这一国之运转。
而此刻,他们就站在场中,等着之后的择才大典举行。
入朝廷,或是入诗宗,只在学子的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