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在悲伤着什么?又是在哀怨着什么?
而那背景上署名为白晓笙的现代诗《最遥远的距离》,却是深刻的说明了这个场景的含义。
好看的花体式英文配上那娟秀的汉语,形成了一种很奇妙的视觉享受。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这是一首让人轻易产生共鸣的诗歌,这是一种文字的魔力,也是文学的奥妙。
而在结尾的那句话,更是与背景图画遥相辉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飞鸟和犹豫的距离,一个翱翔于天际,一个却深潜海底。’
这样的文字里不疾不徐,缓缓的述说着一种独有的忧郁,但并不颓废。
而是一种异常安静的悲伤。
这在向世人反问着,鱼儿难道就没有流泪哭泣么?
不是的,它流泪了,只是在水里无人看见罢了。
而在最后的结尾处,有着一行小字,‘致我最亲爱的幽幽。’
这句话也不免勾住人们的探知欲,这个幽幽是谁?是作者的什么人?为何会有如此安静忧伤的作品诞生?
不论看了多少遍,路老师都觉得这首诗异常的让人震撼,她看到《读者》这么快就把诗刊登出来,也异常的讶异,但更多的却是惊喜,“白同学你的诗歌能刊登在《读者》上,这是大家对你文学作品的认同啊,你肯定很快就能成为一名少女诗人,这是好事…”
“这算什么好事?!”
白晓笙吹鼻子蹬脸的,几步走到路漫漫面前,打断了对方的话语。
你不经别人同意就投稿,还自以为是的觉得是为别人好,还有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