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群情激动,比昨日讨论攻打北地时激动多了。而且已经开始商议有哪些军队可以调军,必须先去守边。
可是夏皇却明显的犹豫,他想的和宣王猜到的一样,他怎么能把五十万军队送给六王爷呢?虽然六王爷现在是当个清平王爷,也没什么野心,可谁能担保五十万兵马到了六王爷的手里以后,大夏不再发生一次内战呢?北地已经反了,夏皇自然不能接受另一个反他的。
宣王在等待夏皇同意,可是夏皇却迟迟没有动作,朝堂上慢慢安静下来了,有一些脑子转的快的官员也发现了问题所在,那块地可是六王爷的封地,向六王爷的封地拨五十万的驻军,这可有养虎为患的风险,大家渐渐安静了下来,等待夏皇的决定。
杨璞出列开口道:“臣认为此事不妥。”杨璞这时候自然要讨好一下夏皇,“陛下,此处是六王爷的封地,亲王只有驻军一万亲兵的权利,没有权利统领五十万驻军。陛下,臣看还是先将六王爷、星世子召回京都,以防他们的封地被草原人入侵遭遇危险的好。”
夏皇眼睛一亮,对啊,“不错,草原人有从六王爷封地入关的可能,六王爷还留在封地有危险,杨丞相拟旨召六王爷一家回京,边关已经不安全了,朕担忧他们的安全,让他们即可启程回京。”
杨璞恭敬的领命,“是,微臣立刻起草诏书。”
宣王出列道:“陛下,召六王爷回京是否同时布兵?”
夏皇却摇了摇头,“等六王爷回京吧,那里毕竟是六王爷的封地,要布兵还要征求六王爷的同意。”
齐王终于明白父亲说的那句话了,陛下根本就不懂军事。兵贵神速,军情紧急,这些事情陛下恐怕都不懂,他就只知道顾着自己的利益。情况已经如此紧急了,草原人随时可能会入关,陛下还在防御着六王爷会不会夺权?至大夏的百姓生死不顾,齐王摇了摇头,父亲又说中了。等六王爷回京至少要一个月,等一个月后再考虑派兵已经晚了,恐怕草原人已经入关。
这时齐王出列拱手道:“陛下,边关守边非常重要,臣附议宣王所言,可以让六王爷回京和调兵设防同时进行。”
夏皇皱眉,怎么同时进行?难道要在老六回来的关口把兵送上去吗?这话他当然不能说出口,“朕说不急,等六王爷回京征求他的同意再说。”
齐王默默退回了自己的位置,宣王也默默的不再开口,该做的该说的,他们作为大夏亲王,作为兵部尚书、户部尚书他们都做了,都说了。可是夏皇一意孤行他们也没办法,看来没有人为干预北地那边就要看运气了。运气好草原人窝在家里不出来晃悠,运气不好六王爷的那一片封地就会大门敞开欢迎着草原人进入,百姓们才是最遭殃的。
早朝就这么匆匆的结束了,齐王再遗憾也没有办法,宣王只能先安排调兵,至于什么时候派兵就只能等夏皇的旨意了。
兰城,战熙写了一封信给星世子,让北冥军的传讯兵快马加鞭送到六王爷的封地槐城,平时战熙和星世子也是有通信往来的,可是从来没有用过军队的传讯兵送信,星世子也是知道战王爷在大夏出了事,战熙失踪了,他虽然离得远收到消息比较晚,但是这一切都是知道的,等他想和战熙联系的时候却发现战熙失踪了联系不上了,就在最近他再次收到消息的时候就是北地独立了。
槐城,星世子突然收到战熙的来信,是激动和开心的,赶紧拆开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