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顿,赵昕嘱咐道:“让周仲手底下的人盯紧这三名被驱逐的学子,不管他们见什么人,做什么事,事无巨细,统统汇报上来。”
赵昕怀疑,这三名跳出来的学子是别人安排好,不得不让赵昕多注意一些。
吩咐好后,赵昕挥手斥退将军,便自个静心思虑。
如今要做的便是尽量降低民间舆论,将此事的影响降到最低,即便众多学子闹事,也仅仅是抨击太子临时更换试题,于礼不合罢了,绝不能让舆论走向试题泄漏。
民间百姓,符合逻辑之事才更容易相信,赵昕这套说辞,更易得到百姓的认可,通过舆论的引导,大多都会相信是因为学子名落孙山而导致心生不满罢了。
赵昕正是想通过舆论来引导百姓的想法,此事不宜由官方处理,而周仲手底下的人五花八门,正是处理的好手。
至于赵昕变更试题,与他们无关,若是有才之人,即便是变更考题,该考上的依旧考上,才学不足,也怪不得人。
赵昕本意是想亲自交代周仲,只不过,身处贡院,实不宜随意出入,之前进宫觐见,已是坏了规矩,不过情有可原,崇明帝也不会多加苛责,若是还顺着自己胡来,即便有正当理由,崇明帝怕也是会不满起来。
事情安排好了,赵昕亦不由地长叹一口气……
乾清宫,养心殿。
沈全恭敬地跪在地上等候差遣。
上方的崇明帝脸色阴沉,旋即说道:“沈爱卿,太子最近如何?”
沈全神色如常,禀道:“陛下,近日太子常携……佳人游玩,并于其他不妥之处。”
崇明帝皱了皱眉,不知思考什么,而下方的沈全亦不敢多问,这是皇家之事,不是他所能多问的。
思忖片刻,崇明帝吩咐道:“沈全,去查查参与会试之中,一名名叫李严的学子。”
沈全回道:“臣遵命……”
崇明帝眼神变换,内心思忖道:“是太子策划?还是皇子们的反击……”
“亦或是重华宫的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