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将军,先带五万水军,五十条大船,二百条船,东进应天府”陈友谅道。
普胜早就想找回场子了,他的十几条船,被对方两条船给干掉,出去,太丢人了。
陈友谅犯了一个错误,面对装备着精良的火器的军队,要打,那就一次将所有的部队都投入进去。否则,那就干脆什么都不做,最要命的,就是每次都只派一部分军队的添油战术,派多少,死多少。
只可惜,在这个时代,还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
赵普胜兴冲冲地出去了。
很快,一支不算的水军,从和州出发,顺流而下。
赵普胜虽然轻敌,但是并不代表他不慎重,在离应天府还有几十里水路的时候,他派遣了两条船,伪装前去打探。
船在长江上,巡查了几遍,早已经找不到前几天的那种蒸汽机大船的影子。
对方的水军没有出动,而且,也看不到有什么警惕的状态,看来,对方还不知道,自己的军队已经到了。
赵普胜收到情报,立刻开始了紧密的布置。
由于占据上游,可以非常轻松地实施进攻,所以,他将所有的大型战船,全部做好进攻准备,而让船上的两万水军,从应天府上游的江宁登陆,在战船进攻的同时,这支水军,从应天府的后方实施攻击,这样,两面夹击,一战而克
赵普胜的算盘,打得非常高。
更让赵普胜高兴的是,就在他要进攻的前夜,长江突然涨水了,江面升高,这样,他的三层大船,会比应天府的城墙还高,这样,居高临下,岂有不克之理?
赵普胜不知道,虽然他算计得很不错,但是,他的战船,还没有挨到应天府,就已经成了碎片。
第二天清晨,赵普胜终于出动了。
上游连日来一直在下雨,所以,水面越来越高,水流也非常急。
船队出动之后,在水流冲击和风吹下,速度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