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林儿还想坚持,杨氏在旁边说道;“那就听刘将军的,我们明日再议不迟。”
“那属下就告退了。”刘福通说着走了出去。
“刘将军深谋远虑,以后还要多听刘将军的。”望着刘福通远去的背影,杨氏说道。
“是,孩儿遵从娘的教诲。”韩林儿知道,母亲这么说·是因为旁边多出几个伺候的丫鬟和家丁,这些人,肯定都是刘将军的耳目了。
第二天,在宅子中部的大殿之上,韩林儿终于开始与各位大人商量立国之事。
“教主,承先教主的在天庇佑,我们红巾军终于有今日的局面,实乃百姓之福啊!”刘福通首先说道。
“是啊,不过,这一切还都是刘将军治军有方,指挥得当,有莫大的功劳,以后,还得倚靠刘将军啊!”韩林儿说道。
刘福通听到这句话,心中高兴;“既然教主看得起我刘福通,我定当奋力抗战,万死不辞,为了我们大宋国的万世基业,尽自己的全力。”
大宋国?韩林儿问道;“刘将军,我们的国号还是大宋?”
“那是当然,教主你就是前朝徽宗九世孙,如今再次荣登大宝,反元复宋,国号自然还是大宋了。”刘福通说道。
“对,国号不可更改,这样可以让百姓再次忆及前朝啊!”杜遵道在一旁跟着说道。
“好,那我们国号还是大宋,年号···”韩林儿说道。
“年号龙凤,都已经定好了。”刘福通一开口,就滔滔不绝;“现在在外面正有着“明王出世”的预言,以示黑暗已经过去,光明来到,所以,皇上的号就为小明王,以应天意。”
韩林儿还没有插言,刘福通接着说道;“后天就是黄道吉日,我们先到城西去祭天祈谷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然后回到太庙祭祖,再回大殿举行登基仪式,皇上接受百官朝贺。”
“那就一切听刘将军安排了。”杨氏在旁边说道。
“是,太后娘娘,属下一定会尽力安排好此事的,还有,就是关于各种机构设置,我们应该仿照元朝,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和六部,其中,靠近毫州的江南、益都、淮安、辽阳、曹州几处纳入中书省,其余各地划分为几个行省,下设府、州,县。还有我们的管军机构,设置统军元帅府、管军总管府、管军万户府等,均属枢密院管辖,各行省另设行枢密院,相应的军职则有百户、千户、万户、总管、统军元帅等。”刘福通侃侃而谈。
韩林儿有了一种窒息的感觉;这皇上,究竟是谁来当?
“在最高机构,请以杜遵道、盛文郁两位大人为丞相,罢文素和我两人任平章,吾弟刘六任知枢密院事,这些人,一定能够担当重任,请皇上定夺。”刘福通已经改口称韩林儿为皇上了。
韩林儿微笑着说道;“如此甚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