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把天阙铳的制造交给了李伯升管理,张阳还是不时地去指导一番,合格的火器,是整个基地的头等大事。
无奈铁匠太少了,只制造枪的零件,就耗费了很长时间,看来还得多找些工匠,或者,改进生产方式。
按照现在的效率,每一支枪,需要经过两天的时间才能完全组装好,纯手工打造的零件,尤其是锥形的机轮,完全看工匠的水平了,有时连打几个,才会出来一个成品,废品率太高。
张阳本来打算让铁匠给每支枪再配一把刺刀,结果看这效率,还是先造枪吧。
远程靠天阙铳,中程靠手榴弹,近身之后靠拼刺刀,这样就构成了现代的三层攻防体系。
该去看看汤和,多让他找几个工匠回来。
这几个工匠当初也非常不愿意来这里,但是,上了岛之后,能够吃到三顿饱饭,还有银子拿,工头对自己也很温和,相比之下,比原来的生活好多了。他们也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而且,张阳也提供了一定的激励方式,按现在的进度,两天造一支天阙铳是最低要求,如果能加快进度,一天造出一支来,那么就奖励工匠们一百文。
奖励,永远比惩罚的效果要好,在金钱的诱惑下,他们肯定会想法提高成品率的。
只是,这天阙铳的成本,也太高了!
张阳初步估算了一下,一支合格的天阙铳,需要大概四十两银子,装备一支千人的分队的话,就得四万两,这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虽然铁是自己炼出来的,但是各种原料,煤,子弹用的铅什么的,都是买来的,人工的成本也要考虑进去,再加上初始的设备投资。武器虽然好,但是造价很高。
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成本,这些经济学的原理,张阳都是懂的,所以现在虽然是五十两银子,但是在逐步的制造中,成本会越来越低的,最后只要低到二十两,就在张阳的承受范围之内了。
赚钱,赚钱!有了钱,才能造更多的武器,买更多的粮食,汇聚更多的劳力,铸造强大的军队!
不知士信去给朱元璋送铁,是否顺利?是否拿到了那五千两银子?张阳在焦急地等待着士信的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