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汤和说道:“刘福通将军拥戴韩林儿在颖州起义后,很快攻占了毫州,真阳,汝宁府等地,主要在北方,徐寿辉将军和彭莹玉将军起军于蕲州,攻占了湖北,湖南大片地区,声势很响,而我们郭将军和孙将军,不思进取,只想着排除异己,真是气愤!”
“这么说,我们的北方,西方,和南方,都已经在和蒙古人干起来了?”张阳思考着。
“哥,我们也干他姥姥的!把蒙古人从我们的土地上赶出去!”耳边传来一个声音。
张阳诧异地抬起头,不知什么时候,兄弟们都已经围坐在他的周围了,刚才他们的谈话,大家也听到了,发话的,正是士信。
“不行。”张阳冷冷地回绝了。
“反正丘义我们都干掉了,多干他几个又怎么了。”士信满不在乎地说道。
“不行!”
看着大家的眼睛,包括李伯升,汤和都露出不解的眼神,张阳解释道:“我们现在还很弱小,只有我们这几个人,我们需要深谋远虑,需要兵器,需要粮草,需要我们的革命纲领,我们需要积攒我们自己的力量,等待石破惊天的那一天。”糟糕,一不留心,又用到了现代词,他们懂得革命纲领啥意思吗?
其实很简单,枪打出头鸟,历史上造反的,肯定是后来人才成功的,最开始造反的,早都被镇压下去了。
陈胜吴广起义,最后还不是刘邦得了天下?这么多起义军,先头起义的早都被消灭了,最后是在皇觉寺多等待了几年的朱元璋得了天下。
当然,那是没有自己的话,既然自己来了,那么历史,就可能会改变。
张阳看着面前的汤和,问道:“鼎臣兄,我想请你留下来,助我一臂之力,不知你可愿意?”
“我这条命都是你救的,以后我就跟着你了。”汤和坚定地说道。
张阳目光如矩,一一扫过众人。
三兄弟士德,士义,士信,李伯升,潘元明,潘元绍,吕珍,张天琪,徐义……张阳在大家眼中,看到的是忠诚。
“士诚哥,我们都跟你走!”
“我们现在虽然只是个运盐工,但是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这混乱的形势中,积蓄自己的力量,等待我们的机会!”张阳的话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