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摇头,他只比赵其国小五六岁,一双眼睛充满了锐利的光芒,声音浑厚有力,“我觉得您想的没错。”
沪城出口全靠航运,码头极其重要,尤其是集装箱码头。
集装箱不只是运送货物的一种特殊车厢,更是一个城市,一个码头实力的衡量标准。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船舶的体积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大”。
teu作为国际标准箱单位,既是对集装箱标准化的一个称唿,也是对港口能力和实力的量化单位。
“以前,一趟船走一次远洋,能带3000个teu,后来近年,四千,五千也已经不算什么了,再往后发展,”
赵其国对集装箱的情况了如指掌,“还会出现8000teu的超大型船舶。而经过这么多年的航运发展,世界各国早就形成了主要的航运干线,他们有他们的圈子,我们要向加入这个圈子,除非本身实力足够。”
这一点,宋海深有体会,“亚洲,欧洲,北美,连成一个圈!但凡在这个圈上,能成为枢纽中心的,必然都是国际化的大都市,如果没有合适的港口和码头,最多只能成为别人的补给点,国际航运中心——要做到中两个字,就不能只是别人路途中的一道风景!”
他说,“而要让他们把这里当做目的地,集装箱码头就必须建,不仅要建,还要做到高效率。”
谢雁问,“沪城现在的集装箱吞吐量怎么样?”
“每年大概五六十万——如果不是以前建的集装箱码头,”
宋海苦笑着摇摇头,“恐怕还没有这个数字。”
谢雁接到电话之后,就提前做了功课,“五多万……的确是少了点。”
五多万,距离沪城要“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实在是差太远了。
日国和韩国的集装箱吞吐量,每年能达到二三百万teu。
而华国的港城,以及新加国,每年teu能达到上千万!
可以说,沪城的年teu吞吐数量,连港城的零头都不够。
这样的能力,显然无法在竞争激烈的航运港口中占有要地位。
“之所以吞吐量上不去,有两大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