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找曹昂求援,舍近而求远?”荀攸接着问道,孔融绕这么多圈圈,里面肯定有文章。
“我也是听说,孔融大人一心忠于汉室,一来这青州之乱为曹昂所起,而来孔融觉得袁绍和曹操均非忠臣,均有篡夺汉室之心,所以避讳。”太史慈也毫不忌讳地说道。
“我觉得曹操是曹操,曹昂是曹昂!”荀攸见太史慈说了这么多,不由得对孔融刮目相看:“我这次就是去济南,不知能否帮孔融度过难关。”
“那就有劳先生了。我这次北上,由于前方有黄巾军阻拦,只得绕道前行,刚好路过济南,恰好护送先生一程。”太史慈见荀攸如此坦诚,便主动发出了邀请。
“那就有劳了。”荀攸拱了拱手,上了旁边一匹无主之马,在太史慈的护送之下,直插济南。
几天后,济南城。
曹昂心情愉快地在和众将讨论军情,昨天刚得到喜讯,袁绍封他为济南相。
自己空有武卫将军的头衔,之前找汉献帝要的圣旨却是封给曹操的,相当于白忙活了一场。
现在坐拥兖州青州两郡,猛将如云,实力雄厚,只需再将地盘坐大即可。
袁绍此时也是无奈之举,正与公孙瓒拼得火热,后方失火可就得不偿失,只得给曹昂一点甜头,先稳住曹昂再说。
等曹昂与黄巾军拼到两败俱伤,自己便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
袁绍打得一手好算盘,自己偏偏不能让他如意,曹昂心中打定主意,得抓紧时间赶在袁绍的前面,拿下兖州、青州才行。
“主公,门外有人求见,说是荀彧先生的侄儿荀攸。”乐进匆匆走进来禀报。
“哦,快请。”
曹昂抬起头,心中一喜,荀攸可是三国一个杰出谋士,又是荀彧侄儿,此番前来定是来投奔自己了。
“这家伙也来了?”荀彧面露喜色,接着介绍道:“主公,我与公达虽然名为叔侄,实际上年龄相差不大,他的才能要远在我之上。”
“啊?这么厉害!那我们出去迎接吧。”
曹昂赶紧大步走出去,一出门口便高呼:“先生何在,曹昂有失远迎,望先生莫怪。”